建築學者出版新書《迷失的摩登》 從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看香港歷史與時代精神
每天上下班經過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了解它們的建築特色與歷史?還是會先入為主,認為香港建築都只是一式一樣的牙籤樓,不值仔細觀察?
「睇建築唔止係睇外觀或者風格,背後有好多社會、政治議題,可以反映時代。」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黎雋維說。
黎雋維近期與其他兩位建築學者陳彥蓓、袁偉然,共同出版新書《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希望透過紀錄及研究戰後現代主義建築,以深入淺出的方法探討香港建築現代史。全書按建築功能劃分為五大章節,包括:公共、民娛、商業、工業以及宗教。三位作者挑選的建築有金鐘聖若瑟堂、葵興東海工業大廈、和記大廈、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等。
與《立場新聞》談及這次出版計畫的緣起,黎雋維指一方面是因為集中研究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書較為少見,另一方面是希望藉由不同的建築例子,帶出一棟建築物除了美學與風格外,背後更涉及許多社會與政治議題,能夠反映時代。此外,他也想扭轉大眾對「歷史建築」的刻板印象,認識到不只是古諮會納入保育名冊才算歷史建築,工廈、商廈也有其歷史意義,而且擁有不少設計細節。
在被拆卸之前,留住建築的故事
至於書中25棟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物的挑選準則,黎雋維指會優先選擇即將面臨清拆或重建的建築物。他透露,其中兩棟建築物更在籌劃到出版《迷失的摩登》期間已遭拆卸,它們是灣仔友邦大廈以及中環德成大廈。
德成大廈為全港首個採用玻璃幕牆的建築,由第一代中國建築師朱彬設計。朱彬曾到美國進修,回流後於天津成立基泰工程司(Kwan, Chu & Yang Architects),曾主理不少民國政府的工程;戰後,朱彬移居香港,設計了不少工商業建築,1959年落成的德成大廈就是其中之一。
德成大廈的玻璃幕牆採用英國 Williams and Williams Ltd. 的 ”Wallspan”系統,突顯垂直線條。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玻璃幕牆可算是相當嶄新的技術。然而,這座曾經摩登新潮的建築,終遭淘汰,於2020年被拆卸。
至於 1967 年落成的灣仔友邦大廈是當時灣仔區的第一座高樓大廈,也是香港第一座採用「預應力」(Pre-stressed)技術興建的高樓大廈。它同樣敵不過淘汰命運,於2019年確定拆卸重建。
黎雋維、陳彥蓓、袁偉然三位作者希望在更多戰後建築倒下前,讓更多人知道它們的故事。
建築與現代史
除了拆卸危機外,建築物的歷史、負責操刀的建築師等,也是作者決定挑選哪些建築的考慮因素。
黎雋維總是強調建築與地方歷史關係密切,甚至與香港現況有所關聯。他說:「建築同一個地方嘅現代史密不可分。究竟嗰個時代嘅人點樣設計建築物,而嗰個時代嘅人點樣接收呢個建築,都好反映到個時代精神」。他認為透過分析、觀察一棟建築物,可以引申出在數據或文獻以外、較為抽象的現代史元素,有助人們更立體地認識現代史。
此外,黎雋維希望《迷失的摩登》能在學術與入門介紹上取得平衡,對建築零認識的讀者既不會覺得艱澀難懂,對建築有一定研究的人亦可從中發掘一些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