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龍創作四十年」出版分享會後的筆記
活動由藝鵠創辦人的馮美華主持,出席嘉賓包括黃小燕(《沉默鋼琴–楊東龍繪畫四十年》編輯)、阿三(《楊東龍:就是繪畫》編輯)及盧燕珊(錄像及文字勞工)。連安洋同為《就是繪畫》一書編輯,他於台下補充發言。
一、楊東龍早期繪畫傾向抽象表現主義,近二十年則轉為具象繪畫。黃小燕提出,後者似乎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討論,這種回響背後代表著些甚麼?連安洋認為,楊東龍是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他個人創作興趣兩個分期,恰巧「逆向藝術史」發展。阿三補充,楊的具象繪畫,空間構成等部分可以追溯至文藝復興甚至中世紀歐洲繪畫傳統。
二、楊的具像繪畫以香港島北城市面貌為題材,如西環邨、糖水道電車站及北角皇都戲院等,產生普遍的共鳴感。按黃宇軒文章說法,是「very Hong Kong」的集體生活經驗;劉建華的文章則提出「美學政治」概念,認為楊東龍很有意識繪畫日常生活用品及瑣碎物件。然而,值得留意的是,楊東龍繪畫中出現的場境、角色或情節,並非唯一表達內容。楊經常強調以藝論藝,他關心的是繪畫歷史與創作觀念。所以,畫中各符號意義不一定能完整構連起來,或曰彼此關連開放,容許多元意義衍生;甚至,觀看楊東龍的繪畫不在於尋找意義,而是享受欣賞的過程,閱讀他如何演繹藝術觀念。
三、黃小燕認為,她較喜歡在DeeM畫廊狹小空間或動漫基地紅色磚場環境觀看楊東龍的繪畫,因為畫中的題材涉及香港黎民眾生,氣質亦近於街頭巷尾,與博物館或畫廊「白盒子」空間的情境有距離。馮美華則提出藝術與階級的問題,例如藝術品放到畫廊與藝術館後,會否拒絕了一般公眾觀看藝術品的機會,或展覽沒有營造出友善的觀看空間?楊東龍會後說,油畫本身不論在材料或形式上,本屬於博物館或畫廊氛圍,不存在階不階級的問題。阿三認為這涉及作品如何展示、及在不同情境下展出帶出甚麼訊息的問題,跟階級關係不大。
四、楊東龍從福建來港後,曾以繪製電影佈景及宣傳畫謀生。阿三提出,這段短暫的生活經驗,跟他現在的具象繪畫有否若干關連?惜現已無法重看,他當年工作期間繪畫的圖像,難以追尋。
記錄於 2021 年 3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