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利】

香港藝術館展開了新的一輪展覧更替,像是今天要談的《多元視野》及未談到的《不是時裝店!》,展期長至2022年,大家可以時間才慢慢參觀。

不知是否約定俗成,基本上與每個藝術人談起香港藝術館都有各自的批評,相信這是愛之深的責之切;基於自己對於香港藝術界願景,投射到這樣的一個公營機構。其中一個聽得最多的批評就是本地藝術的參與度不足,例如要有本地藝術家的個展便已難於登天。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在藝術館重開後,一直有不同的嘗試去談及香港的藝術或香港藝術史。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藝術是怎樣?波利不算身歷其境,只是路聽途說,但實屬一個重要時代的轉折。四五十年代香港當代藝術,可謂初發;六七十年代香港藝術機構自家製與海歸的本土藝術家名聲漸長;八九十年代在此基礎下基本上定調了今時今日藝術界的雛形,當中的人物也是今天的師範。

初入展場便會看見的陳育強《垂直的麥田》,從世界的歷史看,裝置藝術在那時作為打倒表現抽象的候選人之一可謂來到極盛,香港沒有錯過此浪潮,如世界其他地方出現的現象一樣,當時一度藝院中好像沒有人要畫畫了。陳在藝術創作及教育上均對香港的裝置藝術產生極大的貢獻。

作品是重構品,遠處未知作者已有濃厚的陳式藝術風格。乾淨的視覺特質,配合明確的特徵,麥田主題簡簡單單便勾劃出來;反而是鐵墜及繩索把整體的張力拉開,賦予一種靜中之動。

除了裝置,攝影的風潮同樣不止,即不在藝術領域,當時人亦以作為文青的指標;展方展出了攝影雜誌《女那禾多》的不少作品,十分難得。不像現在人手智能手機的時代,影像創作仍有一定的額外成本。更甚的是多媒體創作,在遠古Mac機及磁盤儲存下,也許會面對今天的我們意想不到的難題與解答。

《循環影院》不知大家會如何閱讀,在我而言,頗快地亮起我坐巴士無聊時追看對線車輛的經驗。這種聊勝於無的體驗,似乎沒有被記憶,卻又以某個形式消耗了我的腦容量。

那一個年代影響深遠的還有女權。當年《第二性》寫了一段時間,但在升上神枱及飄洋過海所費一點時間後,女性主義藝術八九十年代興起也算反應迅速了。展覧展出馮美華的《她說為何是我》不同年代的兩個版本,很多今天的香港女性主義作品反而是比較像是九十年代版風格所呈現的東西,而2016年版煩囂都市中的從容不逼耍太極似乎是今天更重要的面向。

最後所要談及的八九十年代重要變化是藝術空間,當時的存在不啻展出的空間,更是想法交流醞釀實驗的地方。時至今天,數量是幾何及數增長,而不少成了非精致藝術產生經濟轉化的地方,重要性仍是很大。而展方則邀請其中一個元祖級藝術空間Parasite帶來他們重構當時「咖啡店」展覧的作品;某程度上是很難重現的那環境與地點,是構成作品的重要部份,不過顯然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去捕捉一些重要的細節:一枱一櫈、吧枱古物。

滲入史觀看,不知不覺亦越寫越多,談及作品也難到細處;但此也是這展覧的獨特之處,既談一位位藝術家,也談一個時代,十分適合香港藝術館的公眾定位。也提醒了我們八九十年代曾經的藝術多元。

作者FB/ IG / MeWe

(原文題為「HKMoA:回看八九十年代的藝術多元」,現題由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