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60 年代以來,人類已經有了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標準解決方案,就是盡力保護自然區域,不受人類影響。然而,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 》的土地利用分析研究指,即使在 12,000 年前長毛象與巨型樹獺仍然存在的時代,全球只有約 27% 地區不被人類踏足,至今這一比例跌至 19% ,只下跌約 8 個百分點。

團隊指出,由於其中一些有遠古人類居住數以千年計的地區,現時為生物多樣性熱點,人類可能曾幫助維持、甚至增加了野生物種的多樣性。另外,許多傳統習俗和原住民,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為了解人類居住地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歐美多間大學學者組成的團隊,利用新的土地使用模型,結合過去和現代人口規模的普查數據,添加考古數據,以預測過去 12,000 年中 60 個時間點的土地使用情況。

在模擬中,團隊再疊加了有關有脊椎動物生物多樣性、瀕危物種,以及保護區和政府認可原住民地區的最新數據,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團隊發現, 12,000 萬年前人類已遍佈除南極洲外的四分之三全球地區,並佔據了一些現代保育人士所指的「天然」和「原始」地帶。團隊指, 1 萬年前真正無人類踏足的地區佔全球 27% ,現時則為 19% 。

更重要的是,團隊從當前生物多樣性熱點、與過去土地利用之間的統計關係,發現遠古人類對保護甚至「創造」這些熱點,發揮重要作用。

人類非元兇 資源過度開發才是

然而,模擬也顯示出一些近期的戲劇性變化。例如過去 12,000 年的大部分時間,土地使用一直保持穩定,但從 1800 年代到 1950 年左右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包括工業化農業、城市化、大規模採礦和森林砍伐。

無参與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航天工程師 Danielle Wood 指,通過長期觀察人類對地球的影響,表明人類本身並無令生物多樣性急劇惡化,資源過度開發才是元兇。她解釋,如果資源可持續地開發,人類不須被移除,亦可拯救全球的物種。

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性專家 Ruth DeFries 亦表示,研究結果說明了人類未曾接觸過的「原始」土地概念的謬誤。

雖然歷史上並非每個原住民群族都能維持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例如長毛象正因為人類狩獵活動才會滅絕,但保育生物學家 Eric Dinerstein 表示,原住民比城市人是更好的「野生生態管理者」,現時能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賦予原住民權力、資助,讓他們保護其領地,以保育更多野生生態。

來源:
Science, Just 19% of Earth’s land is still ‘wild,’ analysis suggests, 19 April 2021

報告:
Ellis, E.C., Gauthier, N., Goldewijk, K.K. & et al. (2021). People have shaped most of terrestrial nature for at least 12,000 years. PNAS April 27, 2021 118 (17) e2023483118. doi: 10.1073/pnas.2023483118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