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早前發現,長沙灣海達邨 2 期公屋大門、鐵閘等裝有晶片,聯會估計做法是防止租戶更換設施。深水埗區區議員甄啟榮今日聯同白田邨重建區居民到房委會請願,批評政府無交代晶片資料,難以預計日後會否有其他用途,擔心會侵犯住戶私隱,形容是將公屋變成「大監獄」,稱稍後會到私隱專員公署投訴。房屋署回覆查詢時,指技術是用於品質控制,強調沒有儲存住戶的資料,亦沒有監察能力,並不涉及私隱問題。

甄啟榮表示,居民擔心晶片會收集個人私隱,覺得受監控,引述有居民稱會設法拆除晶片。他稱安排未經諮詢,住戶事前亦不知情,現時有保安巡樓和閉路電視,已可監察租戶是否有改裝,要求署方移除晶片。

公屋聯會上周到長沙灣海達邨 2 期公屋參觀時,得知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等門裝有晶片,指如租戶拆除大門,房署能夠追蹤及要求還原。房屋署回覆《立場》查詢時承認,房委會由 2012 年中開始,所有公營房屋新招標工程項目中,預製混凝土外牆、鋁窗、木門和鐵閘等均安裝具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晶片,記錄構件的生產資料、型號批次、出廠地點、日期及安裝位置等資料,解釋是建築流程及品質控制措施。房屋署又指,RFID 在世界各地均十分普遍,物流設備、收費系統等都有使用,強調晶片沒有儲存住戶的資料,亦沒有監察能力,並不涉及私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