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戰事: 西方難解俄羅斯「凍結衝突」妙著
【文: 王家豪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羅金義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本月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邊境調兵遣將,西方列強都大表關切,烏方國防部也警告俄國或將藉故入侵;加上莫斯科最近陸續驅逐美國、烏克蘭和捷克的外交人員,國際輿論議論紛紛,俄羅斯這陣子大張旗鼓到底是如箭在弦還是虛張聲勢?
烏克蘭強硬反俄之果?
對所謂「藉故入侵」的指控,俄方強調最近集結部隊的舉措旨在保衛國家軍事安全,而不是主動挑釁,如此辯解或許並非不可理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經批評前任波羅申科政府打壓俄語,但今年初基輔立法規定公共服務機構向客戶提供服務時必須先使用烏克蘭語,否則將遭到罰款,藉此確立烏語為國語的官方地位。此外,政府勒令關閉三家親俄電視台,包括「112 Ukraina」、「Zik TV」和「Newsone TV」,說是要抵制克里姆林宮的政治宣傳。由於這些電視台與親俄的反對派富商梅德韋丘克(Viktor Medvedchuk)有密切聯繫,惹人質疑澤連斯基此舉其實是為了打擊親俄政敵 —— 梅氏被國防安全委員會實施制裁,資產遭到凍結,理由是對烏東親俄武裝分子提供財政支援;而他跟俄國總統普京關係密切,其領導的「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在前年國會選舉中奪得44席,成為烏克蘭第二大政黨。隨着澤連斯基的經濟改革乏善可陳,民望從上任時的七成三跌至大約四成,遭受親俄反對派和民族主義者持續施壓,還拖累了他領導的人民公僕黨在去年底的地方選舉失利。於是,澤連斯基的施政逐漸傾向民族主義和強硬反俄路線,取代了過去以溫和手段處理對俄關係的主張。烏俄關係正常化的憧憬,已然幻滅?
除了回應該烏克蘭國內形勢的變化,莫斯科更為在意的是基輔與華盛頓的頻繁互動,必須時刻提防烏國加入北約。有別於特朗普政府,美國新總統拜登表明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侵略,也強調華府不會承認俄國吞併克里米亞。此前,澤連斯基曾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通電話,呼籲組織讓烏克蘭參與其成員國行動計劃(Membership Action Plan);澤連斯基接受美國媒體Axios專訪時甚至公開向拜登提問:「為什麼烏克蘭至今仍不是北約的成員國?」若然烏克蘭成為了北約成員國,美軍隨時可以靠近俄羅斯邊境,對後者構成嚴峻安全威脅。
反之,只要烏克蘭東部發生地區衝突,就是烏國加入北約的障礙,皆因北約不會接受正在處於內戰和有領土爭議的國家成為成員國。
「凍結衝突」 更勝真槍實彈
2014年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烏東親俄勢力乘勢在頓巴斯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尋求獨立。有賴於俄羅斯的武器援助,烏東親俄勢力佔據了重要據點。同年九月,烏克蘭、俄國、法國和德國舉行「諾曼第模式」四方會談,在白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停火協議;但《明斯克協議》的用詞模糊不清,結果雙方重燃戰火。翌年二月,「諾曼第四國」簽署《新明斯克協議》,條款對烏克蘭更為苛刻,停火協議又成廢紙。2016年底,時任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提議頓巴斯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監督下舉行地方選舉,然後基輔政府將特殊法律地位賦予頓巴斯,並且重新獲取烏東地區的管治權和邊界控制權。2019年「諾曼第模式」四方重啟會談,對「施泰因邁爾模式」展開談判,唯各國最終僅同意全面停火和互換囚犯(詳細分析請參看王家豪、羅金義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歐亞融合與俄羅斯復興》第三章)。但到今年二月,歐安組織觀察到烏克蘭政府軍與親俄武裝分子再次違反停火協議,烏軍也承認今年至今已有近30位同袍因而戰死。
然而,觀乎烏東地區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其實缺乏充足誘因推使俄國吞併頓巴斯。克里姆林宮會重演「克里米亞模式」,藉以提振普京民望嗎?但在俄國民眾眼中,頓巴斯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不能跟克里米亞媲美,根據俄國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的調查,俄羅斯人對頓巴斯的自治地位意見分歧:兩成八受訪者認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應該成為獨立國家、兩成五認為它們應該併入俄羅斯、一成六支持它們享有更多自治權但保留為烏克蘭領土。由此可見,佔領頓巴斯對提振普京民望的作用未必很大。
其實,頓巴斯維持現狀更加符合俄國利益。侵佔烏東難免招致西方國家對俄實施進一步制裁,俄美、俄歐關係更形惡化。或許,只是西方制裁不足以遏止克宮戰意,皆因俄羅斯已經接受了制裁這「新常態」,俄國與西方的關係亦早已陷入低谷。但更值反思的是克宮故意將頓巴斯戰爭變成「凍結衝突」,從而阻礙烏克蘭加入北約,建立起分隔西方軍力的緩衝區。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寧(Dmitri Trenin)認為,俄羅斯動員部隊卻一槍不發,旨在威嚇烏克蘭的管治菁英,也「敦促」華盛頓約束烏軍行為,並且向頓巴斯居民保證俄方不會離棄他們 —— 《華盛頓郵報》曾經委託民調機構對烏東居民進行訪查,結果顯示逾半受訪者希望頓巴斯併入俄羅斯(不論享有自治權與否),同時發現當戰爭持續時間越長,烏克蘭人對東部地區的前景呈現越大的意見分歧。俄軍在邊境只是厲兵秣馬,澤連斯基的民族主義伎倆和美國新任政府支持烏克蘭的決心,已經備受考驗。(克宫甚或可以轉移民眾對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獄中絕食的關注。)
西方的空頭支票
權衡利害,俄軍引爆頓巴斯戰爭的機會不大。除了俄羅斯安於現狀,西方國家 又何嘗不是吝嗇對烏克蘭提供實際支援?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圖諾夫(Andrey Kortunov)提醒大家,理論上華盛頓可以跟基輔簽署安全互保協議,容許美軍進駐烏克蘭,但相關安排不大可能獲得美國國會通過,因為美方正銳意縮減海外駐軍規模。與此同時,德國與法國表明反對北約邀請烏克蘭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假如烏克蘭貿然出兵收復頓巴斯,基輔隨時會重蹈格魯吉亞的覆轍 —— 後者在2008年格俄戰爭後逐漸失去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今天,基輔感到孤立無援,可想而知。
隨着拜登提議今夏與普京舉行峰會,討論雙方關係的各項議題,頓巴斯問題相信會明顯降溫。對於克里姆林宮而言,美俄元首峰會將被視為俄羅斯的重大外交成就,間接向外界展示其大國形象。大家不應忘記,不久前拜登曾經指責普京是「殺人犯」,而且對雙方會否進行對話不置可否。弔詭地問,普京行事素來隱秘而奇招迭出,眼下俄軍部署如此招搖,不正顯示他其實只是在玩「草木皆兵」的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