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啟智安息禮拜在今天下午二時半於網上直播,內容十分感人,簡短紀錄如下:

敏兒說,丈夫在愛國學校讀書,年少時經歷過給人看不起,很看重尊重人。後來回中國大陸拍古裝片,香港幕後人員說,所有內地演員要刮頭髮演出,香港演員不用。廖啟智靜靜地自己刮光頭髮,黏頭套,像個和尚般回家。他說,不想享受特權。

「我從來不用『茄喱啡』形容人,每一個都是演員。」他說。而他最喜歡的作品是三十年前的電影作品《籠民》,談的是香港基層,住屋需要。「智叔說,現在香港有劏房,是香港的恥辱。」

敏兒說,丈夫病床前就最不放低敏兒,覺得自己沒法盡責到最後,「我諗住我殿後,敏兒。辛苦你。」

敏兒形容,丈夫的生命如「短跑比賽」,一生拍了過百套電影,過百套電視劇,廿多齣話劇,還在浸會教電影逾十年。「我相信他所涉及的演藝闊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他好像不停跑不停工作,很辛苦。很少休息。」

「作為妻子,我以你為榮。」

她透露,有一次小兩口子在歐洲窮遊,但因為工作關係,智叔需要趕回香港,買了機票,太太要坐便宜的飛機,兩人在機場道別,丈夫抱着她哭得死去活來:「別人以為我們要分開多久,但原來一天以後我們就會重聚。」

大兒子文哲,說自己性格隨心,和強調紀律性強的智叔,在青少年歲月時和父親關係不好。「我以為父親不喜歡我,但每次我從澳洲讀書回來,在機場看到他的笑容,我知道他是從心裡想見到我。」

文哲又透露,小學高年級時,自己不想父親每天來接送放學,向父親要求自行從學校回家,父親說好。但後來智叔透露給兒子說,他有好幾次是從學校校門從後跟着兒子後面,一直跟到回家再放心。

小兒子文信透露,病床前,他每一天給智叔在醫院講勵志小故事,而兒子說,父親還是很執意去糾正兒子的讀音、節奏、情感,於是一個新的活動就是每天讓父親改正他的說故事技巧「我成為他最後一個學生」。

後來,他們一家人圍讀劇本《相約星期二》。這個劇本說的正是一個快要離世的人,生前如何跟世界的告別。家人錄了不同的片段,在病牀前告訴智叔感謝的話,讓他可以安然離開。

2006 年,小兒子諾諾離世,一家五口錄了一首講天堂的歌曲,敏兒說,智叔其後,是每一天都要聽一次,直到他知道自己要離開世界,他特別囑咐家人要在他的安息禮播放一次。

敏兒說,丈夫去世後,全球不同背景,不同立場的人,都對智叔致敬。

禮拜完結之時,敏兒說:「我感謝大家給智叔,打造了一座『人生金像獎』。」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