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西環等區的隧道或天橋橋柱,近日被發現貼上大型竹林及楓樹貼紙,懷疑用作遮蔽前年反修例運動曾張貼文宣的「連儂牆」。路政署回覆《立場新聞》查詢時指,上月在各區約 20 多個構築物進行翻新及美化工程,為構築物加上圖案或色彩,「為市民繁忙生活加添一點趣味」,費用會在日常維修保養開支内扣除。至於有關工程是否試圖遮蔽一些含政治主張的塗鴉或連儂牆,以及工程開展前有否徵詢區議會及居民意見,當局無正面回應。

石塘咀山道天橋、觀塘道行人隧道、旺角弼街行人隧道及粉嶺馬會道行人隧道,近日皆被發現貼上大型「竹林」「楓樹」貼紙,當中石塘咀山道天橋及粉嶺馬會道行人隧道更是同一樣式的「竹林」圖案。翻查紀錄,這四處地方都曾在前年反修例運動時,被市民用作表達訴求的「連儂牆」或被噴上口號。

《立場》向路政署查詢有關工程是否試圖遮蔽含政治主張的口號與圖案,署方未有回覆,亦未回答有關工程是否已徵得區議會同意。路政署只表示近年公衆對道路使用和街道景觀的要求都有所提升,因此署方會配合橋樑及行人隧道的翻新工程,每年選擇一些「合適的地點進行美化工作」,為構築物加上圖案或色彩,讓市民途經時可看到,「為繁忙生活加添一點趣味」。

路政署指過去五年間,署方已為過百個構築物進行美化工作,其中上月在各區約 20 多個構築物進行翻新及美化工程,未來亦會繼續相關工作,強調工程的費用已計算在日常維修保養開支内。署方又指除了使用貼紙外,亦會使用有保護作用的油漆及膠貼美化構築物。

路政署解釋於上述粉嶺行人隧道及山道天橋橋柱的竹林圖案貼紙設計,概念源自香港常見及標誌性原生植物秀英竹。署方近年亦在其他合適地點,採用一些本港常見的植物圖案,如豆梨、楓香、龍船花、洋紫荊、龍船花及杜鵑等,「為原本較灰暗的隧道或混凝土橋樑加添生氣及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