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冚蓋】公廁沖廁研究:氣霧可彈高至逾 1 米!
疫情期間,越來越多人知道保持衛生的重要性,其中一個良好習慣是要蓋好廁板再沖廁,因為此前有電腦模型指沖廁會將病原體彈到空中數米。
最近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 Siddhartha Verma 的團隊就以身犯險,了解公廁沖廁時造成的氣霧(aerosol) 究竟會造成怎樣的污染,尤其已有不少研究指武漢肺炎 (COVID-19) 可由氣霧傳播!數據現已刊於《流體物理學 (Physics of Fluids) 》。
團隊在公廁馬桶與尿兜設置了粒子讀數計,計算沖廁前後周圍的氣霧水平。 Verma 在大學聲明就指,經過大約 3 小時、超過 100 次的沖廁,團隊發現公廁環境中測得的氣霧水平顯著增加,每次沖廁都會產生數以十萬計的小水滴。
團隊在測試前 24 小時,已將該公廁深度清潔,所以團隊健康不會受潛在病原體影響。另外,廁所的抽氣系統確認良好運作,而測試環境為 21°C 與相對濕度為 52% 。
團隊發現,氣霧會彈到馬桶上最多 109 厘米,在尿兜則彈高 69 厘米,並可能徘徊在空氣中長達 20 秒,與過去的模擬研究相符。
團隊又指,沖廁後空氣中的 0.3–0.5 微米粒子增加了近七成,而較大的 0.5–1 微米的顆粒更增加了209% ,至於再大型的 1–3 微米顆粒亦增加了一半。
當然,有多個因素例如水壓、馬桶的設計以及沖水衝力本身都會影響沖廁時會噴出多少氣霧。團隊亦提醒,蓋好廁板再沖廁是有所幫助,但氣霧仍可透過縫隙彈出,不能將氣霧完全杜絕,仍會造成少量傳播風險。如果公廁狹逼、通風不良,理論上也會增加感染 COVID-19 與其他疾病的風險。
團隊就指,改善通風條件肯定會改善問題,但都建議不要逗留於公廁之中,至於為何有人會長期於公廁中我就不在此惴測了。總之,大家做好防護措施吧!
報告:
Schreck, J.H., Lashaki, M.J., Hashemi, J. & et al. (2021). Aerosol generation in public restrooms. Physics of Fluids 33, 033320. doi: 10.1063/5.00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