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一言堂有大隱憂,官員大放厥詞,回音動聽,議事堂上沒有人質疑反擊;為表達自己不是忠誠廢物,眾人言談惟恐不夠激昂慷慨,左毒層層加碼。

最新一例乃警務處長鄧炳強批評《蘋果日報》有關國安教育日,學童在警察訓練學院開放日玩槍的報道。那張像極了8.31的玩槍照,乃當天網民瘋傳熱話,《蘋果日報》頭版大相,配簡短文字,引述網民批評,也質疑如此教育,是教育了下一代的什麼,惹來鄧炳強指《蘋果》「抹黑」「不道德」。

為何平凡不過的「聯想」也變成「不道德」?學童是警察請來的,地鐵演練佈景是警察學院的,長槍玩具是警察提供的,相片則是路透社所拍攝的,網民哄動也是有目共睹的,聯想起8.31是很自然的事。但在今日香港,質疑警察變得十惡不赦,連「聯想」也是大逆不道。

然後在同一個立法會會議中,鄧炳強與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異口同聲吹捧立法打擊「假新聞」,雖然數日後鄧炳強謂他不是批評《蘋果》的報道是假新聞,但已引起不少愛國粉紅衛兵批評《蘋果》報道「假新聞」。

美國奈特基金一項關於傳媒觀感的調查,報告形容有一「驚人」發現,很多人雖然口裏常常講「假新聞」,但實際不知什麼叫「假新聞」。調查發現,有四成的共和黨人認為,某些新聞報道若負面描述一些政治人物或組織,就算事實準確,都是「假新聞」。概括而言,即是對很多人而言,我不喜歡的就是假新聞。

立法對付假新聞,歐盟委員會數年前曾研究過,副主席安西普總結說「假新聞很差,但真理部更壞」,不同意以立法手段限制,主力應由網絡平台自我規管,因為「真理」不應由某些政府部門裁斷。據美國傳媒研究智庫波因特學院的統計,全球近三十個國家有專門打擊假新聞的法律,大部分是專制國家。

例如在新加坡,《防止網絡假訊息及網絡操縱法》實行約一年後,共啟動五十多次,約八成半針對有關政府的負面消息,四分一「不實訊息」的發放者來自反對派陣營,各政府部長被賦權啟動處理假新聞,有權發出整改通知,要求移除訊息,不聽命者或被認為有惡意者可被監禁罰款,再犯者可以關閉網站。最近一宗在數日前,反對派領袖在臉書發放有關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的訊息,政府認為不實,勒令刪除。

保安局長李家超批評「假新聞」,又批評「真理被歪理掩蓋」。在香港,將會由誰來擔當裁斷真假的「真理部」?是李家超、鄧炳強?還是國安委全體愛國者?又或是成立一個「真相審查委員會」以示公正?還是由黨的喉舌界定真理?

公眾亦請留神,所謂打擊假新聞,牽連廣大,不只影響傳媒。首先,「假新聞」這個詞本身,惹人誤解,因為很多假訊息根本不算「新聞」,只是資訊、或於通訊軟件或社交平台基於片面訊息的意見等;又有很多「假新聞」不全假,半真半假的東西騙倒更多人。

故學術界討論「假新聞」,一般稱為「不實訊息」更貼題,而「不實訊息」也分很多層次,由故意編造欺騙大眾的、半真半假魚目混珠的、文不對題誤導失實的、資料不全過分演繹的、事實為真但以偏蓋全的,甚至連政治諷刺漫畫或網絡上一些誇張的表達方式,往往有些憑空幻想的場景,也可能成為打擊對象,牽涉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熱愛真理部的諸位權力手臂延伸,密鑼緊鼓鑄造新武器,但陳年殖民管治舊兵器也不介意出土重用。鄧炳強說「有法例規管煽動」,的確殖民地軍火庫《刑事罪行條例》有「煽惑意圖」罪,寫得極闊,以言入罪,方便快捷,意圖引起憎恨或藐視政府、引起居民間的不滿、加深香港居民間的惡感或敵意等,都是罪名。往日這條法例會被認為過時,抵觸言論自由大原則,今天國家安全當道,一切讓路,法官識做。

香港公共圖書館公報去年最多人借閱的書籍,小說類中,奧威爾的政治諷刺預言小說《1984》與《動物農莊》駭然擠身前列,與金庸與亦舒小說同受香港人歡迎。有了特區政府,真理部即將誕生,我們再不需要圖書館的《1984》,動物農莊就在眼前。

(本文原刊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