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蘋果日報》共有四大版專題報道,特約記者葉親惠親赴烏克蘭切爾諾貝爾現場,實地採訪這個 35 年前發生世紀核災難的的地方。

筆者不清楚今時今日的無線,除了引用外電有關航空公司開辦「輻射鬼城」空中旅程的報道外,有沒有同樣恢宏的國際視野和關心,特別派員到遠離大灣區的一個國家,做這種成本高、效益未必大的專題報道。

41 年前會。

與世界連接起來,把香港的傳媒機構置於國際社會的網絡連繫內,定位為一道橋樑,把各個地方不同的信息帶到市民那裡,產生思想的衝擊和碰撞,激發新意念,從而一起探索人類未來的共同命運。這種以地球公民為本位、突破外國人視角、標榜香港人看世界的傳媒使命和功能,在互聯網時代還未過時。而無線新聞部,早在 1980 年已經把這種理念付諸實踐,派記者到伊朗採訪兩伊戰爭。因應國際形勢的變化,採訪隊臨時變陣,跟進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四名記者要乘車 50 小時(來回 100 小時)由伊斯坦堡進入德黑蘭,利用人造衛星把畫面傳送至香港。負責帶隊的記者指,由於他們定到一個最好的傳送衛星信號時間,所以,香港的家庭觀眾是世上最早看到那些畫面的。

那個記者,是被不知傳媒為何物的李百全取代的前廣播處長梁家榮。

一間傳媒企業,如果只關注業績(方便討論,暫且撇除表忠的政治考慮),擁抱王于漸、雷鼎鳴等經濟學者所鼓吹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 — 芝加哥學派宗師佛利民一句經常被商家用來做擋箭牌的話: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是賺取利潤 — 除了考慮收視率和廣告收益等和盈利掛鉤的因素,她會兼顧其他同樣重要的傳媒道德和社會責任,視公眾為要彼此保持良性互動的社會公民嗎?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