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灣仔 Mosses 書店 — 夜裏聽藝賞書
【文:Paco Chiu @ 漫讀香港書店 Read.HK】
年初冬天日至短促,漸次入夜,沿灣仔電車路軌繞至內街,步上斜道,沿途酒吧仍然歇業,餘留街燈點亮。拐進小巷,橙調牆色圍繞,店燈透溢,踏步樓梯往下,輕啟店門。
「您好,不知阿卓在嗎?」
「他不在呢。」
出門致電阿卓,相約隨後書店見面。再步入室,環顧書店酷黑自成一格,射燈襯映書與光影,如像李梓榮小說〈海豚街上的穿牆貓〉所描寫,那獨異而幻魅的城巷一隅。
Mosses 藝術書店始於 2017 年,由設計師阿卓(胡卓斌)與插畫師黃思哲共同創立,沿用他倆於 2013 年成立的出版社名稱。2015 年,二人於深水埗經營 Book B 書店,2019 年遷至荃灣南豐紗廠重開,在原有書種外引介更多文學類書,保留 café,於時尚與文藝氛圍中滋長。同時,Mosses 繼續營運,沿步上溯灣仔景色從旺到靜,多少區隔鬧市,如像青苔於角落裏滋長生成,似像尋幽探秘。
好一陣子不見,甫一碰面,阿卓不脫書人本色,語調流暢明快,「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近的出版吧。」重點新書早已陳列桌上,他順手拈來,自書盒迅捷抽出小冊打開。
「你聽過日治時期香港的獻銅運動嗎?」事源時值二戰,日方亟需資源支持軍攻,遂向民間徵收銅像運往日本鑄制兵器,美其名曰捐獻。藝術家李繼忠《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一書由六本小冊構成,不以騎釘釘裝,如似檔案文件,內中記述六位杜撰人物,身處不同位置參與當時歷史的故事,如有美國水手於日本港口發現兩尊(滙豐銀行)銅獅等情事,以獻銅運動為主線串連,彼此產生「隱晦互動」,將客觀科學的時、地,人和事,化解為「湮沒及暖昧」,呈現「記憶、遺忘及歷史」,探問歷史如意識般流動而多變一面。
由是談到歷史不免牽涉重構,「至於後世如何詮釋,以至修改歷史,自然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份。」阿卓說。設計師不忘思考歷史,將無形史識與心底敏銳化為書籍作品,不失啟迪。
「至於另一本書……你覺得甚麼是機遇?」阿卓問。「這本書,正正是探討何謂機遇。」他指的《After Opportunity 機遇之後》,緣自 WMA 大師攝影獎 2018/19「機遇」,書中以七本不同裝幀的攝影集,收錄七位入圍藝術家作品,展現從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積極宣傳的發展機遇,以至社會各階層分別面對的機遇與挑戰,透過不同設計元素,如紙質、書頁大小、用色、透視與疊影等,揭示「機遇」作為真相的兩面,一時視覺亮眼,書不離手。「是不是只有紅與藍呢?但我們這本書,也不是要讓讀者 take side。」阿卓指。藝術以外,是生命的複雜與多向度。
Mosses 身兼出版社與書店,專注藝術書籍,納入策展概念至書籍載體,出版別具風格。上述兩書脫胎自昔日展覽,今經印刷方式面世,乃至疫情下仍可家中觀書,得享展覽滋味。
既是圖書設計師,阿卓相信「書本」是可供翻閱的形體,故不甚認同電子書是書,認為觸感不如紙本,有欠實在。Mosses 書店博採國際藝術與獨立出版,不少香港鮮見,部份更屬二人外遊購得。翻開畫冊相集飄揚異地氛圍,他山之石啟發設計靈感,阿卓素來留心書本設計、實踐印刷創新,盼以書藝盛載香港文化,「讀者步入書店,不一定要買書,但我們希望大家知道,原來書的形式可以是這樣的。」
阿卓相信,現時香港未算有「主流出版」。當下社會品味多元,獨立出版看似小眾,然而不乏讀者,配以獨立書店陳列,愛好聚焦,識者自來,Mosses 出版銷售成績可謂不俗。獨立出版之意義在他看來,既能讓作者推出作品,以使廣為人知,覓得支持,存續創作動力;亦可提供更多出版選擇,百花齊放,「若作者因為不想與某家出版社合作,而放棄出書,那是可悲的。」他又談到最近被受注目的大埔獨立出版雜誌《埔 Journ》,「我是住大埔的,林村河陪伴我很多年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角色與位置,唯皆身處歷史,思考歷史。獨立出版未來值得期待。
時已漸晚,阿卓尚需先行離店,如是一瞥書店與印藝,下班後依然饒有興致。每遇阿卓,獲聽其意念與自信,創作富有力量,總覺鼓舞。如是逗留書店片刻,陌生書籍不少,尚待日後續探。買過詩集,再從點亮夜燈的書店折返路道,自靜謐的藝境回到喧鬧的日常。
間中覺得藝術猶如迷宮,色彩斑駁有時終歸混為漆黑,然而在最昏黯的沉澱中,我們醒來,看到了光,如像那年在 Book B,阿卓給我看的那本《光的故事:韓志勳》(Hon Chi-fun: A Story of Light)展覽圖冊,那一絲隱約的微光。我們在書店入迷,離開後解魅重新著地,藝術和書本,是不是生命的光芒與希冀?我們透過書店與人們的用心,繼續感受與尋覓。
Mosses
灣仔聖佛蘭士街 14 號
每周星期四至星期日營業(* 原址將另有計劃,暫不開放,可留意 Mosses 的 Facebook)
書店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