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堅離地,亦欠科學理據
政府新一輪的抗疫措施出爐,其中有關食肆和酒吧等有放寬的規定,包括員工已接種疫苗,進入食肆者已打疫苗和有「安心出行」;某些公眾集會也有放寬,當然也是要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應該的,這是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香港市民抗拒接種疫苗,皆因政府在推出科興疫苗時,基本疫苗數據仍不大清楚,再加上有些人打了疫苗後死亡,令市民擔心。這不是市民不願意接種疫苗,只是政府完全不明白,疫苗的安全性是要有科學理據,而不是因為疫苗是國產,急於推出。
以開放食肆來要求市民接種疫苗,基本上是堅離地的政策。例如食肆分開 clean 和 unclean zone,一間細小的食肆怎可以作出這樣安排。就算規模較大的食肆,員工都接種疫苗,也安裝了「安心出行」,可以容納百人宴會,但想想作為宴會的主人,是否在邀請客人時,也要順便加上一張調查問卷,了解被邀者是否已接種疫苗和願意使用「安心出行」?
食肆怎樣回應政府措施,我無法知曉。不過,以食肆開放來鼓勵(或許是強行要求)市民接種疫苗,相信果效不會明顯。但對於政府所謂放寬宗教場所聚會人數,個人則不能理解其科學根據。
宗教場所室內人數可放寬至 50%,但參與者必須已接種一劑疫苗,否則只能維持 30% 人數。根據資料,現時一些音樂會和電影院,人數可以達至 75%,但沒有規定入場者必須接種疫苗,他們只要量度體溫,掃「安心出行」或填紙仔便可以了。現時進入宗教場所者,都已被要求戴上口罩、量度體溫,有適當距離,也與其他場所一樣,掃「安心出行」或寫紙仔。但為甚麼宗教場所與音樂會和電影院有這樣分別?假若宗教場所放寬至 50%,是否要求負責人要檢查每一個進入場所的人,看看他們注射的針卡?
在宗教場所內,參加者會唱詩,會噴出口水?音樂會中的參加者不會大聲叫喊嗎?個人更相信宗教場所內的空氣調節,也不亞於音樂會場地和電影院。不同的措施安排,究竟有甚麼科學理據?
宗教團體,一直支持抗疫。在疫情嚴峻時,政府還沒有規定,不少宗教團體聚會已自行取消,改以網絡形式進行。政府後來才加以規管,本也無不可。可惜的是,當疫情慢慢放緩時,政府只看重一些經濟活動場地的放寬。宗教團體沒有經濟貢獻,政府郤慢慢處理。有教會團體多次致函政府,政府的回覆也只是官樣文章。現在所謂的放寬措施,有否與宗教團體討論,然後作出安排?
「打針的人有福了,因為這樣的人,才得以見上帝。」(馬豆福音五章 8 節)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憎正拜父的,要打針和掃安心出行來拜他,因為政府要這樣的人來拜他。」(虐 4:23)(引自「神學是粉紅色的秋」臉書)
我不急於要求更大的放寬宗教場所,宗教團體也應自行謹慎的放寬場所,和作出嚴格之防疫措施,只是政府的抗疫措施,因堅離地和缺乏科學理據,多帶來人家的笑柄,在荒謬的日子中讓人大笑一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