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晴情天氣報告》以跨媒體對觀眾進行即場洗腦實驗
【文:何俊輝(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
當年看張國榮主演的電影《異度空間》,其中一段對白正是由心理醫生的角色表達人無時無刻會接收到大量資訊,某些資訊會不知不覺進入潛意識內,可能將來做的某件事,其實是受潛意識中某件資訊所影響。看加拿大女導演 Anita Rochon 兼任文本創作的快刀劇場作品《無晴情天氣報告》(香港藝術節演出),便見這個用綠佈景將加拿大女演員(也是導演本人)的影像與香港男演員林澤群的現場演出作即時接合的電影、劇場跨界演出,看來是將環保/改善氣候變化的意識以獨特的手法植入觀眾腦中,對觀眾進行即場洗腦的實驗!
入場看《無》劇的觀眾,估計大部分是看過宣傳後被「現場綠佈景」的新鮮演出形式與「環保/氣候變化」的演出題材吸引才購票。先說演出的題材,導演於劇首透過大銀幕說她為了減少碳足印排放便不會飛到世界各地作巡迴演出,而是見她會替演出中播放的大量片段配旁白,並由林澤群化身成導演 Anita 以形體動作演繹該些片段/旁白內容。有趣是當提及碳足印後,整個演出祇見片段/旁白內容涉及「跟氣候有關的各種事情」,例如從 Anita 的名字談及颱風的命名知識及歷史、氣旋與颱風/颶風的分別、天氣報告的歷史、宗教與天氣的關係、流行曲歌詞/MV 與名畫中可聽/見的天氣意境…… 其實都不像「不坐飛機可減少碳足印」般屬一些觀眾可實踐的環保/改變壞氣候資訊,劇中見「靠實踐帶來好改變的資訊」近乎零,更加沒見到颱風吹毁房屋、冰川溶化令人類/動物生存受威脅等常在新聞片或紀錄片出現的災難式畫面,換言之《無》劇在題材處理上並非靠提供資訊去促使觀眾就「環保/氣候變化」做一些愛惜地球之事,那創作目的是甚麼呢?衹要結合「現場綠佈景」的演出形式來看便能找到線索。
無論是林澤群用手勢、身體姿態模仿大銀幕片段中的天氣報告員,還是他用各種身體動作表達(強調)加拿大 Anita 所講的東西,甚至是像觀眾般坐在一旁看片段或視線避看片段,都能跟後來一段演繹默劇和提及默劇大師馬塞馬素(Marcel Marceau) 的戲份串連起來,形體/默劇演繹的作用並非要觀眾更易接收任何訊息(包括環保/氣候變化的訊息),而是要建立起屬於「林澤群」的個人表演魅力,當這些包含了思維、情感的魅力跟台上的影像、音樂結合起來便會構成既強烈又獨特的視聽效果,易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演出中段透過綠佈景技術,令林澤群與加拿大 Anita 坐在飛機上交談,從女方要男方作二選一的回答問題,到林解釋飛機能在天空飛行的原因,其實都跟「環保/改善氣候要做甚麼?」毫無關係,而是觀眾會感到銀幕中的男女像荷李活電影中那些充滿魅力的男、女主角,有别於荷李活片的是這場飛機戲乃在現場的綠佈景上發生,於是這次「模仿荷李活片的跨時空綠佈景」表演,又因充滿魅力和特色亦易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一方面於演出提及「跟氣候有關的各種事情」,偏這些事情又跟「環保/改善氣候的訊息」無關,而另一方面則像林澤群於劇未穿起一件令形象變突出的綠色時裝(似雨衣)般,以個人魅力及各種強烈視覺/舞台效果使觀眾難忘,究竟將兩方面加在一起來看,導演的創作意圖是甚麼?其實創作意圖正見於《無》劇的英文劇名 " Pathetic Fallacy "。演出尾段,台上播放的 MV 片段加旁白提及昔日有些流行曲是見歌詞跟「人與天氣」有關,如有首歌的歌詞寫到「男人如雨從天下降」,筆者對該些英文流行曲感到陌生,反而記起近來 Mirror 成員柳應廷唱出了《迴光物語》、《水刑物語》、《風靈物語》等歌曲,該些歌曲都見歌詞將人的各種情感跟一些大自然意境融合起來,其創作手法似「男人如雨從天下降」並同樣呼應到加拿大 Anita 於演出尾段另提及的 " Pathetic Fallacy " 理論。場刊中的導演訪問也見提及英文解作 "false emotion" 而中文譯作「情感誤置」的 " Pathetic Fallacy ", 當筆者消化過整個演出的兩方面做法及「我認為把【錯誤的(人類)情感】投放於死物,例如天氣,也沒有甚麼問題。如果這樣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興趣,或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些事物,那也是一件好事。」等場刊文字後,便領悟到《無》劇的創作意圖並見此意圖對觀眾有何重大的意義。
所謂「把錯誤的情感投放於死物(天氣)」,意思可以是指觀眾若聽到一些歌名/歌詞有「光」、「水」、「風」、「雨」字的歌曲 (如柳應廷的物語系列及「男人如雨」等歌詞),便易聯想到天氣及林澤群於《無》劇完場前(透過提及香港的天氣)對加拿大 Anita、香港觀眾承諾「要為環保/改善氣候出一分力」,換言之《無》劇劇首、劇尾分别見到兩個 Anita 成為觀眾在實踐環保/改善氣候上的好榜樣,可是從劇首至劇尾約五十多分鐘的演出篇幅,卻有别於普遍環保劇般透過劇情、角色要觀眾接收大量環保/改善氣候的資訊、方法,原因似乎在於導演怕觀眾看戲後很快會忘掉該些資訊、方法,於是便施計要觀眾成為現場被洗腦(植入新意識) 的實驗品,當觀眾目睹《無》劇以林澤群的個人魅力及各種強烈視覺/舞台效果,把跟氣候有關或無關的各種事情逐一呈現時,許多的魅力、效果和事情就好比《異度空間》中的所謂「資訊」能植入觀眾的潛意識中,到將來觀眾做着某件事時或會忽然憶起《無》劇的某個難忘畫面,那(些)畫面又很可能提醒觀眾要像兩個 Anita 般,須對「為環保/改善氣候出一分力」的意識持之以恆。
舉些具體例子:以後觀眾無論是看着天氣報告、遇上颱風襲港,還是看見一些山水/風景畫、默劇表演或提及摩西分隔紅海,甚至是坐飛機被空姐問及想食雞或魚、心儀的女子寧願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無》劇見林澤群曾避看大銀幕片段,因該片段是加拿大 Anita 跟當地的某男人交談),都可能忽然憶起《無》劇的難忘畫面,並反思自己於為環保/改善氣候上是否仍有決心或做得不足夠。至於怎樣做才可保護環境/改善氣候?導演顯然深信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觀眾不難從網上、電視或其他途徑尋找到相關資訊,故此毋須將任何資訊放進演出中。
將某種思維 (意識) 植入觀眾的潛意識中以使人的生活有所改變,也可能教人聯想起《潛行兇間》(Inception) 這齣有類似劇情的電影,但其實現實生活中早已有類似事例,如警方、親獨裁派政黨常向長者派發日用/紀念品,很可能會令一些欠缺獨立思考的長者不知不覺信任警方、該些政黨所說的一切,換言之就算是「洗腦」的運用,用於對人作出誤導便是負面事,相反用於對地球、世人作出貢獻,便是有天淵之别的大好事。
觀演資料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場地:大館賽馬會立方
演出時間:4 月 24 日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