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今( 28 日)公布報告,主題之一是檢視政府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教育支援措施的情況。報告引述教育局指,首次獲發「非華語學生資助」的學校,當局通常會在該學年初開始領取資助時到訪學校,但報告揭發,事實上高達一成半學校在領取資助之後兩個學年,教育局都未有到校進行督導訪問。

報告亦發現,在 2018/19 學年,逾 6 成資助中小學和特殊學校,逾期向教育局提交有關支援非華語學生的學校計劃。

審計署報告指,教育局為非華語生提供的教育支援措施開支,比 5 年前增近 9 成、至逾 4.5 億元;在 2014/15 至 2018/19 學年期間,283 間資助中小學和特殊學校,首次領取教育局每學年 65 萬至 150 萬元資助,支援非華語學生,但當中一成半學校,在領取資助之後兩個學年,教育局都未有到校進行督導訪問,有關學校全屬特殊學校。

報告又提出,在 2018/19 學年,超過 6 成有領取資助的中小學和特殊學校,逾期向教育局提交有關支援非華語學生的學校計劃和報告,教育局規定學校在下一學年的 11 月底或之前,提交相關學校計劃及報告。

相關遲交文件的學校中,涉遲交學校計劃達一個月以上的有 26 間學校;至於遲交學校報告一個月以上的則有 40 間學校。審計署建議教育局採取進一步改善措施。

中文輔導班程度不符

審計報告又提到,教育局曾委託大專院校為非華語生開辦中文輔導班,惟推薦學生參與的學校、學生人數均告下跌,由 2015/16 學年的 128 間學校、共 974 名學生,減至 2019/20 學年的 80 間學校、共 757 人。每學年中文輔導班的平均出席率只有 60% 或以下,逾半學生反映小組學習材料難度不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