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芬克斯先生】

在《末代皇帝》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文繡在雨中跟皇帝「離婚」的一場。導演把這場戲拍出了 200 分。

文繡原本是溥儀隨便選的皇后,但就是因為選得太隨便了,所以太妃們又替溥儀重新選了系出名門的婉容冊為皇后。但文繡既然被皇帝選上了,基於皇室尊嚴,還是被皇室納為溥儀的妃子「淑妃」,於是注定了文繡前半生的不幸。

但她的不幸只在於前半生。

文繡在帝國瓦解﹑皇室遷往天津一段時間後,就決意跟溥儀一刀兩段,「我要跟你離婚!」文繡以自殺﹑登報﹑把皇帝告上法庭等種種方式,最終獲得了自由,成為第一個跟皇帝「離婚」的女人,史稱「刀妃革命」。

《末代皇帝》則詩意地呈現了文繡離婚的橋段。文繡在前往天津後,深感自己與婉容﹑溥儀之間的距離。在西式洋派的天津,婉容是溥儀的「妻子」,文繡灰溜溜的跟在後面,發現自己原來什麼也不是,再沒有人會叫她「淑妃」,她就是那個「跟在後面的女人」。

「我是誰?」「我不知道我是誰。」於是文繡對溥儀說了兩次「我要離婚」。

驟雨淹沒了洋房,文繡沒有不辭而別,沒有偷偷逃跑。她在婉容﹑溥儀的房間放下了告別信,然後快步奔向大門,在一群老奴注視之下推門而出。

門內的老人看見文繡,只站到門前看著,沒人敢再上前一步,不知道他們害怕被雨水沾濕,還是根本不敢走出這古老帝國的牢籠。只有一個年輕的僕人不知就裡,拿著雨傘追了出去。

文繡接過了雨傘,走了兩步後,她停了下來,看著天上密佈的烏雲。或許她終於看見了真正的天地。她把雨傘丟給緊跟的僕人,笑著說「我不需要它。」

仰望著天空,雨水打在臉上衣服上,文繡笑了。她把帽子摘下,第一次真切地感到「自己」。她又回頭對僕人說「我不需要它!」原來她從來也不需要雨傘。說罷便奔出了園子,留下了不知所措的僕人。

文繡是電影中唯一一個擺脫了清帝國陰霾的人,最少在逃離那一刻,她的心再次跳動了,對帝國以外的世界充滿了期盼。導演沒有把文繡的離開拍成史實般的「革命」,也沒有倉促地拍成「逃走」。她留下告別信後,光明正大的從大門離開,與那些仍然困在體制內的老人形成鮮明對比。

當僕人交上雨傘後,文繡本能地接過了傘。但文繡後來就說了兩次「我不需要它」:第一次說,是發現那幾點雨水根本不能傷害她;第二次說,是意識到原來她從不需要。原來,她一直不需要那護蔭並束縛著她的大宅,又怎會需要雨傘?

雖然沾濕了衣裳,但眼前的自由如何能比。

或許是配樂太動人,或許是攝影構圖太美,也許是導演編排太巧妙,也許是「自由」太難能可貴……這場戲,太美了。

作者簡介:區議員助理,喜歡電影跟文學。本想歸來拯救香港,現在絞盡腦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