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好嗎?

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與西方諸國的外交與貿易戰仍然持續。上月本有機會破冰的阿拉斯加會談一開始便唇槍舌劍。世界多國均制裁中國官員與實體。H&M、Nike 等企業罷買新疆棉。還有困擾中國已久的債務問題﹕上月中國政府智庫「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NIFD)」指,去年隱性債務達到 14.8 兆元人民幣(約 17.64 兆港元,一兆等於一萬個億),而今年估計還會攀升……

另一方面,4 月 16 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結果 GDP 增長 18.3%,是 1992 年有季度 GDP 統計數據以來最高。不少評論指中國受惠於極短時間解決國內疫情問題。許多國家還在封城限聚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重拾商業活動,大批大批消費。中國在疫後佔盡復甦先機。

一言蔽之,到底中國經濟好不好?展望將來,中國有沒有可能出現經濟危機?

《立場新聞》就此邀請 George Magnus(馬格納斯)為讀者說法。George Magnus 曾任瑞銀 (UBS) 首席經濟學家,現任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副主任,亦是著名中國經濟評論家。2018 年,他出版名為 Red Flags: Why Xi' s China is in Jeopardy 的著作,此書一年後翻譯成中文,名為《紅旗警訊:習近平執政的中國為何陷入危機》。他在該書剖析習近平執政的中國之經濟內憂外患﹕從美中貿易爭端,到債務、人民幣與人口老化問題等。著作獲《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新政治家》等多家媒體推薦。

訪問中,Geroge Magnus 說,武漢肺炎後中國經濟增長數字不能反映中國近年經濟情況。他指,中國經濟已在放緩,這也是為甚麼近年中國積極推動內需,但受稅收政策與社會結構等問題影響,Magnus 估計推動內需的想法困難重重。儘管如此,他覺得中國不大可能出現經濟危機,這是因為中國政府緊緊掌控其經濟體系,不會容許它出現爆破。然而這並不表示債務等問題不存在,它可能會拖累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此外,過份管控經濟的手法,亦可能會握殺創意,對財富增長有負面影響。Magnus 估計,中國的封閉性長遠而言將影響其經濟發展。

Magnus 亦有談到香港與制裁戰。早在去年 6 月他已撰文預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可能會觸發金融戰爭,當時他甚至大膽指,美國可能會禁止香港金融機構兌換美元。當然最後這類大規模制裁(至今)並未發生,歐美諸國的手段大多也只是針對個別官員和實體的制裁行動,這是因為若有更廣泛制裁,社會各方面包括金融大行如 JP Morgan 等都會受到牽連。是否會有這類制裁,還看外交磨擦會否惡化。Magnus 坦言現時的個別制裁對中國沒有多大效用。倒是另一方面,像 H&M 和 Nike 停用新疆棉花這類情況,他則估計會愈來愈多,影響愈來愈廣。

*  *  *

立﹕立場新聞
M﹕George Magnus

料中國封閉性影響經濟發展

立﹕我們可以由你的新近文章《中國單打獨鬥的五年計劃 (China's Go-It-Alone Five-Year Plan)》開始談起。你在文末提到,「在數碼與資訊經濟日益重要的時代,發展規模有如中國的國家,只有一種方式前進﹕透明、開放、保持體制靈活。」我知道你在 2018 年的著作《紅旗警訊:習近平執政的中國為何陷入危機》亦提到類似論點。可否請你解釋一下這觀點?對你來說,政治開放性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甚麼?

M﹕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 (development economists) 也會相信,若你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不大量進行國際貿易,又設大量關卡阻止人民和外國人往來,你基本上就等於截斷與世界經濟的連繫,這會讓你很難學習貿易的最佳方法,也難從中得到好處。

中國自 1949 年以來也是逐漸開放的。鄧小平的口號「改革開放」就是讓中國打開通往世界的門戶,也是因此,中國經濟才會起飛。因此上述觀點也適用於中國。

貧窮的國家通常比較容易成長,只要你有良好的組織與目標就成。然而當你擺脫貧窮,躋身中產國家之列,你必須要繼續學習與前進。因此我認為,若中國仍然是強勢專制政權,缺乏開放性與透明度,推動經濟發展時會有壓力。

話雖如此,中國也有可能是第一個國家既擁有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又可以繼續經濟發展。然而無論如何,我認為它未來 20 年將會面對一定挑戰。

疫症後經濟增長數字不能反映近年情況

立﹕你提到中國可能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案例,我想提出最近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可達到 8.4%,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國的經濟仍然相當不俗。你怎樣看這些數據?

M﹕這一年的經濟增長數字,主要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我認為全球疫情大幅左右了 2020 至 2021 年度、以及 2021 至 2022 年度的數字。就算是美國,在 2021 至 2022 年也估計有 6.4% 經濟增長,這都是經過惡劣的 2020 年後反彈之故。

至於過去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其實顯然放緩。中國已成功達成發展中國家獨一無二的成就,也就是超過 20 年有平均雙位數增長。這確實是獨特而重大的成就。然而沒有國家能永遠成長超過 10%。2008 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由於經濟危機一度下滑,然後在 2009 年回升,但在 2010 年後,經濟增長便開始漸漸放緩。近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數字維持在 5% 到 6% 上下。所有人都會同意,中國經濟增長確實是減慢了。這是必然的事。

 

推動內銷難有成效

立﹕也是因為中國經濟放緩,中共在其 2021 年的「五年計劃」中嘗試推動內需。你認為這策略可行嗎?

M﹕中國確實在最近的五年計劃中闡述了其「雙循環」策略,加強國內消費商品與服務。

然而問題是,口講容易,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其中一個問題在於,在中國經濟結構中,消費的部份只佔整體經濟很小,與英美等國家相比就更加明顯。最近消費的比率確實有一定的變化,從 2010 年的 34.63% 增加到 2019 年的 38.79% ,但去年因為疫情,它又掉回去。而許多平均每人所得與中國相近的國家,消費佔整體經濟的比例可達到 55% 至 60%。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國家收入中,工資的比例偏低。所以就算政府傾向增加消費率,實際上還是得增加居民收入比例才行。而在這一點上,我沒看見「五年計劃」有太多著墨。如果中國政府提出大型社會福利計劃,或大型收入再分配計劃等,這可以增加居民收入,然而我沒看到這些策略。



此外,中國大部份稅收都是來自增值稅,而非收所得稅。增值稅是一種累退稅,它對窮人的影響大於富人。因此,若要增加消費,你也需要做稅制改革。我也看不到中國政府有任何這方面的工作。

我明白政府會想推動消費,但政策上我真的看不到這會成功。

經濟危機發生機會微

立﹕改革既難實現,中國有多大機會出現經濟危機?

M﹕1970 年代,我們曾經出現過石油危機,當時一些中東國家宣佈石油禁運,造成油價上漲,帶來嚴重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這類型的外在因素確實有可能為中國帶來危機。

但我們不知道這些事情會否發生。若僅僅考慮中國本身的話,出現經濟危機的最大可能性是債務危機導致許多公司與地方政府破產。

我的觀點是,中國確實有債務問題,然而它的債務基本上是人民幣債務,而不是外匯債務。大部份中國的欠債都是自己內部的。也就是說,是中國公司欠銀行或國企等,而不是外國人持有這些債項。不用說,絕大多數中國的銀行都是國營,中國絕不會允許任何一家大銀行爆煲。因此我覺得中國不大可能會出現經濟危機。債務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率,但不大可能會爆出像「雷曼風暴」那種危機。

立﹕你提到中國的經濟有結構性問題,但它不大可能會出現危機,那麼這些結構性問題會導致甚麼結果?

M﹕兩種結果。其一是有愈來愈多的債務違約出現。比起其他國家,中國的債務違約數字仍算少,但已經有很多公司正進行債務重新安排 (reschedule) 或尋求地方政府或銀行救助。其二是令經濟增長受損。雖然中國不會有經濟危機,但債務終究還是要還,最終結果可能是透過稅項由消費者負擔,又或政府減少養老金和社會福利。

立﹕你剛才提到,中國不會出現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是國家對其經濟有很大管控。我們最近看到中國重罰阿里巴巴 182 億人民幣、整頓螞蟻集團。這些對你來說也是管控手段之一嗎?

M﹕對。有趣的是,中國政府在經濟體系中會扮演甚麼角色?我的意思不是北京政權,而是更廣義上,政府在整個國企系統中的作用。

(在中國,)私有企業在過去二、三十年是一股很活躍的力量,然而國企系統現在佔有更重要的位置。中國政府也多次談到,國企將會是未來中國經濟核心。中國推出其中一項改革國企的計劃稱為「混合所有制」。很多人以為這改革的意思是,私人股東可以購買國企,事實上有一段時間也確實如此;然而這改革現在似乎向著另一方向進發,也就是國家入股私人公司。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高科技(人工智能、半導體等)企業都需要資金才能蓬勃發展。而若這些資金是來自國企,而非私人企業,這就會大幅增加國家對這些企業的操控。我記得馬雲在(螞蟻金服)取消掛牌上市前,也就是那為他帶來麻煩的演說中談過「創新」。那時候他說,監管會扼殺創新[1],意思就是,監管與創新之間要取得平衡。所以問題是,它(中國政府)是否正取得這個平衡?

立﹕你剛才提到過,估計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持續放緩。而現在,許多國家對中國經濟都有很大依賴。不只是「一帶一路」那些國家,例如英國最近也公布外交文件,指必須跟中國保持貿易關係。你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後,對這些國家會有甚麼影響?

M﹕我認為不大需要擔心(會有壞影響)。假設中國未來 20 年經濟增長率是 3.5%,而中國現在的 GDP 是 15.66 兆美元(101 兆 5,986 億元人民幣),算一算你便知道那生產總值(增長)仍是十分龐大,這甚至比你只得 2 兆美元 GDP 時有 10% 增長還要多。關鍵在於結構,而不在增長率。比如說美國,沒有人會替美國擔心,因為美國是一個 GDP 有 20.93 兆美元的經濟體,沒有人會因為她只有 2.2% 的增長而擔心貨品賣不出去。

為何西方不作更激烈制裁?

立﹕中國是否會為其他國家帶來機會,可能還要看外交關係。去年 6 月,你曾經在 New Statesman 寫過,香港在《國安法》實施後可能會觸發金融戰爭,美國政府甚至可以拒絕香港的銀行等機構兌換美元。這會是很強力的制裁手段,但現時西方國家主要是制裁個人與實體。有些香港人表示,他們不滿意西方只對個別官員實施制裁,認為此舉沒有成效。你怎樣看?

M﹕我不認為那(香港議題可能觸發金融戰爭)是一個大膽預測。我們當時已可以看到事情會怎麼發展。

我認識一些身在香港的人,他們告訴我很多金融公司已經派員轉到新加坡等地工作,又或正探討把部份業務轉移到東京以至紐約等地方。然而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中國企業借機在香港擴充業務。總括來說,這(《國安法》)對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來說不是好事,但事情也好像沒有壞到如我所想。我們看到一些人物與實體受到制裁,但這些制裁還沒去到截斷香港美元交易的程度。去年我寫那篇文章時,我們擔心的就是這事。如果中美之間的恨意發展到排除香港的中國與海外機構接觸美元,那麼對金融界來說,這會等同於核子攻擊。因為拒絕兌換美元可以造成極大漣漪效應。香港金融會變得不穩,JP Morgan 與 Goldman Sachs 一類機構亦將會難以與這事(香港議題)保持拒離,所有人都會被捲入這場風波。

這還沒有發生。在拜登的管治下,我不認為這會發生。當然凡事皆有可能 (never say never),我們還無法判斷政治關係將如何發展。

在英國也有很多人討論,到底現時的制裁手段有沒有用。如果你想有實際效果,你必須要做一些挺有傷害性 (traumatic) 的手段。我認為現在的制裁沒達到這個效果,雖然它也不是不能滿足一定政治目的。只是那像「插旗」,也就是插一支旗,以聚攏志同道合的人士。然而除此以外,我確實不認為它對中國有用處。

立﹕你剛才有提到拜登政府不會採取禁止美元交易的手段。你認為在對華經濟政策上,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有甚麼分別?

M﹕沒有很大分別,只是我認為拜登政府採取行動時更小心。拜登政府的人比較聰明,這是肯定的。我亦認為兩者的語言不大相同,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你如果不用合適的語言,你無法與他人對話。

料更多企業面對道德壓力

立﹕除官方的外交制裁外,最近亦有一些現象是企業如 H&M 和 Nike 停用新疆棉花。這些現象又會對中國經濟構成影響嗎?

M﹕我的答案是,可以有影響。我早前在《泰晤士報》寫過一篇文章談這事。我的觀點是,很多公司其實不想碰這些(政治)。他們的工作是賺錢,撐起股價。問題是千禧世代(按﹕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出生的人)、特別是在全球疫症爆發後,愈來愈重視 ESG(按﹕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在很多國家,這些人漸漸變成重要的消費者和股東,甚至比嬰兒潮世代更重要。我認為他們會(對企業)造成壓力。

未來幾年,會有愈來愈多企業發現自己身處於一個兩難局面﹕一方面,中國政府會對這些公司說,「如果你要在中國做生意,你就要按我們的方式做」,於是企業知道必須滿足中國政府,否則會招來損失;但另一方面,如果企業漠視消費者和股東的道德期望,企業就會變得聲名狼藉,一樣招來損失。結論是,這些企業卡在這個本國與外國的戰爭中,這是一個很難處理的狀況。

我們不知道最終結果會如何,可能最終因國家與企業而異——我不知道 H&M 在中國的業務有多大啦,但我想如果是 Nike 的話,無論怎麼說人們都會買它的鞋。這得看品牌而定。


文/楊天帥


註 [1]﹕馬雲當時發言如下﹕「今天我們的監管確實很難。創新來自市場,來自基層,來自年輕人,對監管的挑戰越來越大。其實監和管是兩件事,監是看着你發展,管是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管,但是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監和管不一樣,政策和文件也不一樣,今天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今天需要“政策專家”,而不是處長式的“文件專家”,制訂政策是一門技術活,其實解決系統複雜性的問題,我可以提供淘寶的經歷作爲參考。當時淘寶的政策非常複雜,商家都看不懂,後來我們提出來,加一減三,你要加一條政策,就要減前面三條。我們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多,導致的結果是誰都幹不了什麼事,誰幹都可能出事情。」(2020 年 10 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