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的公民社會 被遺忘的勞動節
【文:家興(自由撰稿人)】
五一勞動節將至,連續兩年沒有內地旅客來港的「黃金周」樂得清靜,而自 2003 年「自由行」興起後,五一幾乎與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扣上等號,大部分香港人除了只獲一天法定假期外,可能就只聯想起迫滿行李箱及遊客的亂象。
其實五一起源是來自「社會主義國際」提倡的《五一節案》,用以紀念美國芝加哥工人罷工中被警察開槍鎮壓而身亡的十數名罷工工人。後來在大部分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包括中國、蘇聯等)也以每年五月一日,紀念勞動人民的付出,後來中國大陸於 2008 年改制,五一假期與周末合併,才成了今時今日的「黃金周」。
在香港,因為「防疫」為由,每年均會舉辦的五一工人遊行集會將是第二年停辦。不論是立場親中親左的工聯會,還是支持爭取公義、民主的職工盟,每年均會分上、下午時份,集結各屬會會員,向政府爭取改善勞工階層權益,例如「最低工資每年一檢」、「八小時工作制」等。
一場疫症來襲,勞動階層所受的剝削可謂最為嚴重。長達一年多的「限聚令」,令部分行業持續停業,大公司相繼裁員、要求僱員放無薪假等,領取「保就業」而不用諸員工薪資上的,比比皆是,國泰就是「傑出」例子,拿了政府數百億養活高層及航班停泊費,同時又不斷裁減空中服務員,行為令人髮指。難得財爺陳茂波還想出個「借錢大法」,鼓勵失業工友向政府借貸,都不願考慮設立「臨時失業援助金」,如此「生財有道」,被《華爾街日報》冠以「香港的幻術師」之名,真是當之無愧。
而最新的「抗疫」政策,政府更分食肆「四級制」,若食肆希望擴大復業,必須「鼓勵」食肆員工接種疫苗,食客就要使用「安心出行」,此舉絕對是轉嫁風險於打工仔女身上。從前兩星期婚宴集團「譽宴」的通告顯示,員工如不接種疫苗,就需要「停工至另行通知」,有關行為等同強迫員工打針,按近日疫苗所衍生的接種事故及疫苗委員會的反應來看,若工友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或嚴重過敏者,除了「後果自負」外,看來都不會有甚麼補償。
勞工權益一向是港府「最軟一塊」,現在公民社會的嚴重萎縮,勞工界的聲音將直接「被代表」,相信日後再有的五一遊行,除了唱好政府外,也不會再有實際的勞動階層聲音,或許還能「跟黨走」,辦個「工人聯歡大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