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係我地
【文:Gear 噏】
相信好多香港人正面對去留嘅掙扎,有人認為只要有心,邊度都可以係香港,主張香港唔係一種地域概念,而係一種精神概念,相對輕視香港呢片土地嘅重要性。呢種諗法係非常危險,香港呢片土地唔係 condom,而係香港人呢個身份嘅根源。
空間、地方與祖地
空間(space)係指地理位置,例如香港位於深圳河以南。當開始有人居住,對呢片土地產生共同嘅認知,並賦予其意義,空間(space)就會變成地方(place)。我哋喺香港出世、成長同定居,多年嚟為呢片土地賦予意義,香港就成為咗香港人嘅地方係香港人嘅祖地(homeland / motherland)。祖地對於一個族群有特殊意義,唔係一塊地咁簡單,係不可取代嘅存在。
祖地嘅意義
祖地能夠幫我哋區分「我者」同「他者」,為身份認同劃下邊界,去旅行嘅時候我哋會話 “I am from Hong Kong”。祖地孕育我哋成長,同我哋有種互為依存嘅關係,如果唔係生於香港呢片福地,我哋都唔會有今日嘅成就。祖地能夠提供安全感同歸屬感,因為我哋喺香港有較多嘅個人經歷,每次落機返到香港都有一種終於返到屋企嘅安心。祖地係歷史、記憶同故事嘅載體,中上環舊建築印證英殖時期嘅歷史,金鐘夏慤道盛載住香港人抗爭嘅故事,我哋會透過認識過去以加強同土地之間嘅連繫。
文化臍帶嘅切割
當人離開祖地,就好似將母親同嬰兒之間嘅臍帶切割一樣,失去維持生命所需嘅養分 — 文化。祖地同文化兩者密不可分,喺異地上創造嘅文化好難稱得上係香港文化。即使可以完整咁將香港文化帶去外國保留,人在異地要適應新文化,喺別國嘅文化土壞之上,強行帶過嚟語言、習俗往往缺乏實踐嘅空間,最後好可能會淪為毫無生命力嘅文化標本。就算可以透過資訊科技了解香港嘅改變,但始終唔能夠踏足土地去感受香港嘅生活,對香港嘅印象只會永遠停滯,慢慢會忘記彌敦道嘅繁忙,對昔日嘅家鄉感到陌生,好難再有文化創造。文化嘅存續不在於保留,而在於其創造力。一旦香港文化喺異地失去創造力,畀你傳承得再好,都會有消逝哂嘅一日,留得一代,留唔到下一代。
身土不二
有人認為只要喺外國建立香港人社群,就可以建立「海外新香港」,呢種諗法係缺乏「祖地意識」嘅表現。香港嘅構成絕對唔係只有人,有好多嘢係唔能夠複製,例如天氣環境、地理面貌、人造建築。如果香港係一個又乾又凍、城市密度低、毫無歷史痕跡嘅地方,「香港人」嘅生活習慣同文化都會變得好唔同,身份認同亦會失去基礎。我哋必須意識到香港係不可取代嘅祖地,係前人用咗過百年歷史建構出嚟嘅家邦,呢個世界只有一個地方叫香港。任何輕視香港作為祖地、妄想建立海外新香港嘅主張,就等同將香港嘅百年基業拱手相讓畀中共,自斷香港人嘅血脈。
離開是為了回來
去或否從來都係個人選擇,冇必要批判對方,但我哋必須要意識到香港呢片土地嘅重要性。如果民族係靈魂,土地就係肉體。肉體失去靈魂會慢慢腐爛,靈魂離開咗肉體就係無主孤魂。冇錯,靈魂可以不滅,但最終都要返回軀體,先能夠做一個有生命力嘅人。鄉愁係最高貴嘅痛苦,唔好甘願做一個無根者。正如流亡港人許智峯所講:「我永遠不會移民,我的家只有香港;我已下定決心,我必定會回家。」如果你覺得自己係迫不得已離開,請你以返回祖地作為目標,為重踏家鄉故土而努力。因為香港唔係人咁簡單,香港仲係「我地」— 香港人嘅土地。
「同熱愛這片土地 大家刻骨銘記
愁或喜 生與死 也是香港地」《真.香港地》
參考資料:
顧濟時(2020)。香港民族及其祖地。《新香港》第一期。
Penrose, J. (2002). Nations, states and homelands: territory and territoriality in nationalist though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afran.W. (1991).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作者自我簡介:以香港作為信仰嘅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