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ault 與 Undo 談九十後香港藝術家王昱珊的 iPad 畫
這次小展八件作品,有六件是用iPad繪畫,印刷裝裱起來展示。在iPad繪畫,既留有傳統繪畫的概念與痕跡,又不能完全用傳統概念來觀看。那到底是怎樣一回事?王昱珊對自己創作有深刻思考。她認為iPad能有效記錄即時感受與當下反應(reflection),且功能選擇比較多,不似傳統速寫材料的攜帶限制,軟件Default(預設)功能倒成優勢。繪畫情境不同了,她繪畫時主要在選擇(功能),不似在畫室中與畫面對話及反芻。
談到Default,誠然軟件設定了若干筆觸、色調及效果,任君選擇,看似「即食罐頭」;但反過來想,傳統繪畫的帆布、紙張、顏料、畫筆本身,又是否另一種Default? 即是說,iPad繪畫本身的功能設計來自傳統繪畫,但它已是全新的繪畫情境。iPad筆與畫筆是兩種體感,畫在帆布與屏幕是兩種手感。王昱珊很有意識地重新學習這種情境,並結合她在中國書畫中的習慣與審美要求。畫面中,仍然看到她運用iPad筆的方法與力度。
不過,Undo功能則是全新規則。因為可以無限Undo(我記得舊版本的Photoshop只能undo過去數個動作),繪畫變得沒有包袱;而傳統繪畫不論如何清洗前一步繪畫,依然會留有些微痕跡。王昱珊形容,傳統繪畫的是另一種「Undo」,即修訂繪畫能力與面對失誤經驗。
那麼,iPad繪畫中不能控制或意外產生的成份,會否大大減少?另外,現在的軟件選項功能還不算十分多,這些Default效果會否約化了她即時的感受,同時加強了各繪畫的統一感?王昱珊頗強調畫者自覺意識,換句話說,「面對繪畫」本身,是物料、環境或自身限制與自我意識的對抗、協調、拉扯,及尋找繪畫當刻最適切的感受。
王昱珊是九十後,實體與虛擬繪畫學習經驗雙軌並行;若干年後,如果習藝者只從科技中認識繪畫,那一代人繪畫的身體感與觀念,又會是怎樣的?
(原題為〈「漂浮日誌」王昱珊小展@藝鵠書店〉,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