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嘉琪、周靄霖】

讓我們嘗試統計一下在學校校園內會使用的即棄物品:小食部的塑膠餐具、自動販賣機中各類型包裝飲品、外賣飯盒、洗手間的抹手紙、行政或教學用的紙張、節日裝飾 ⋯⋯ 這些物品大多在使用一次及很短時間後隨即被丟棄,不但加劇堆填區負荷,更造成其他環境問題,如近年情況愈趨明顯及嚴重的微塑膠污染。

世界自然基金會自201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綠色學校獎的技術顧問,除了為學校提供教師工作坊及擔任獎項的評審員,為進一步在學界推廣減少使用即棄用品的文化,更於2018/19及2019/20學年舉辦「零即棄」校園大獎,鼓勵中小學在校園避免及減少使用即棄物品,達至源頭減廢。

在過去兩年的努力下,可見「零即棄」校園大獎能提升學界的環保意識,部分學校更積極檢視校內即棄物品的使用情況,並推行相關措施及活動作出改善。當中,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福德學校以及天主教培聖中學均連續兩年參加「零即棄」校園大獎並獲得最高級別的「卓越」獎項,究竟這三間學校如何推廣減少即棄用品的習慣及風氣?以下總結了學校的寶貴經驗及心得。

1. 循序漸進

三間學校的負責老師不約而同表示,減廢計劃必須按步就班,不宜一步登天。以停止售賣一次性物品為例,學校可先從膠樽、鋁罐或紙包飲品其中一樣做起,逐年減少。除了給予時間學生適應,學校亦可先集中資源推行相關措施,較容易成功。

得奬學校至少在6年前已開始計劃及成立工作小組逐步推行不同環保措施及教育活動。其中福德學校分享其具前瞻性的視野 — 因學校眼見堆填區快將爆滿,同時想為垃圾徵費做好準備,希望透過校內教育讓學生、教職員以至家長逐步適應減廢習慣。

2. 學校持份者參與及支持

學校作為一個小社區,每個崗位的成員都是持份者,因此,得到各成員的支持及配合至為重要。例如,當學校需要加設硬件或改動政策,如推行現場派飯、電子通告等,需要管理層及行政同工的支持;實行相關措施亦有機會增加工友的工作量,或為訪客帶來不便,需要和相關持份者有良好的溝通,讓他們明白改動背後的原因。得獎學校的老師們均鼓勵其他學校在構思階段開始收集持份者的意見,並於實行後定期跟進,以檢討成效及改善措施。

在遵守學校政策之餘,學生可以擔任更積極的角色,例如成為大使,協助檢查或推廣工作。老師亦可於教學中培訓學生主動觀察問題、思考並實踐解決方法。老師們認為,當學生的角色由被動的跟隨者,搖身一變成為自主提出改善方案的參與者,會更盡力推廣及參與,不會再覺得置身事外。

亦有老師認為,若校長和老師皆以身作則,讓減少即棄形成風氣,學生亦可更快建立習慣。唯有學校成員共同努力,才能在校園內建立環保氛圍。

3. 方便和配套

即棄文化的流行主要源於「方便」 — 不用帶、不用洗、用完之後丢掉彷彿什麼也不用處理。無論是大社會還是小社區如學校,若希望禁止使用或發售沿用多年的即棄物品,用家未必能即時習慣。若學校能同時提供替代方法,將有助學生適應。

例子如福德學校在全校洗手間安裝乾手機,取代抹手紙;為配合停止售賣樽裝水的計劃,天主教培聖中學增加水機數量至每層一個,方便學生添水。老師表示,需要在計劃階段思考如何能夠方便同學使用,實行時就會更順利。

另外,學生總會有忘記自備物品的情況。因此,學校會在水機旁放置可重用水杯、或提供可重用餐具作後備,學生使用後需自行清潔。既可培養同學的責任感,亦能使他們更快養成習慣。

4. 配合價值觀教育

天主教培聖中學分享,教宗著重人與環境,因此期望學生能在生活中實踐。無論學校是否有宗教信仰,推動校園「零即棄」等環保習慣,更可讓學生親身體現價值觀教育著重的「尊重」和「珍惜」等態度,培養學生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特別鳴謝天主教培聖中學伍億浩老師、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黃碧琳老師及福德學校鍾碧虹老師分享學校經驗。

受疫情影響,三位老師均表示學校實行減廢的難度增加,但仍會嘗試在現行措施以外再推廣至更多範疇的即棄物品,同時亦希望將成功經驗與其他學校或社區人士分享,望大家一同為環境努力。

補充資料:

《第十八屆香港綠色學校獎參與學校整體表現報告》總結了參賽幼兒學校及中小學的表現,亦有精選案例及建議和學界分享。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