劊子手很可怕,真是生人勿近!其實執行死刑的人未必凶惡,正如屠夫自古是合法工作。屠夫血腥殺生似乎殘酷,但提供民眾生活所需的肉食,不可缺少。殯儀業務亦有厭惡性,同樣必需。死刑是否必需?則歷來爭議很大,可能有些劊子手生性狂暴,很享受施刑殺人。不過顯然也有平時正常善良的人,因家傳或無奈或被迫去做這種工作。

 《惡與他們的距離 (There is No Evil) 》獲得去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這是伊朗名導演拉素羅夫 (Mohammad Rasoulof) 的作品,由四個故事組成,主角都是奉命執行死刑的人。此片狠批伊朗的死刑情況,包括處決政治犯,當然被伊朗政府禁映。

其實拉素羅夫執導二十年來,不斷在國際影展得獎享譽,但他的影片從未獲准在伊朗公映。當局指控他拍片進行「反體制宣傳」和「危及國家安全」。他曾被捕入獄,禁止出境,《惡與他們的距離》是他出獄後偷偷摸摸拍成,去年送往柏林參展也無法出席,由女兒代他領獎。得獎後他再被伊朗當局判處入獄一年和禁止拍片兩年,據稱他要上訴,並未入獄,軟禁在家,今年三月還在家接受訪問。大概因為他的國際名氣,當局不敢強硬對付他。而且伊朗監獄似有人滿之患,有消息說由於新冠病毒疫症,伊朗釋放了數萬囚犯,以免監獄內傳染云云。

說回《惡與他們的距離》,四段的主角都是好人。首先一個堪稱好丈夫、好爸爸,又救小貓,服侍婆婆,待人接物十分友善,簡直是典型正人君子。其他是兩個青年士兵和一個好醫生,並非惡魔。此片暗示evil在於伊朗的統治體制,導致好人做惡事,其中兩個主角遵命/按章執行任務,另兩個則堅持個人原則,不盲從聽命,鋌而走險做了反叛者、逃亡者。

伊朗是否濫用死刑,又政治高壓,殺了很多政治犯呢?我不清楚,只不過略知自從伊斯蘭革命以來,相當專制。此片得柏林大獎,難免跟反政府和反死刑的政治性有關。我的觀感,是此片好在政治批判方面其實比較含蓄,可觀的是處理人物、情景細緻巧妙,拍出不俗的戲味和風格。

四個故事各有不同,包括大都市中層幸福家庭,監獄逃亡驚險喜劇,綠野浪漫愛情,以及荒山父女相認的恩怨,佈局都有戲劇性轉折。拉素羅夫擅長刻劃生活細節,微妙的人際關係,以及城市、郊野和山鄉的地方特色。無論駕車、行山、飲食、玩樂,而至救貓、養蜂、獵狼,都拍得真切。

我甚至覺得此片把伊朗拍得頗有吸引力,完全不像黑暗地獄。片中都市熱閙繁榮又時髦,滿佈汽車和手機,郊區人家也很舒適,就連政治逃犯隱居多年的荒山居處,亦有些世外桃源之感。此片當然提及敏感的政治問題,談及複雜的兵役問題,但不像西片往往把伊朗妖魔化,反而顯出古國伊朗是好地方,伊朗人大多善良,更不缺乏文明、開通和敢於抗爭的人。

我看過拉素羅夫的前作《就算世界與我為敵 (A Man of Intergrity) 》,實感與劇力都強,整體勝過《惡與他們的距離》。後者的故事佈局其實相當 melodrama ,偏於戲劇化,而勝在比前作多樣多采,拍出四種不同風味,以及死刑問題引起的善惡兩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