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迦密柏雨中學小販關注組】

深秋至初夏,走過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在摩肩接踵的行人路上,一股濃烈的碳香忽然傳入鼻腔之內,更夾雜著絲許暖意。凜冽的寒風下更感飢腸轆轆,途人總忍不住停下急速的步伐,對著栗子檔內琳琅滿目的食物垂延三尺。待反應過來,已手握一袋袋炒栗子、煨蕃薯、鵪鶉蛋,等待你去大快朵頤。

希望上述這段文字能夠勾起你對炒栗子檔的美好回憶,因為再過十年八年,此番景象恐怕只能在紀綠片中找到。

起點

炒栗子小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賺錢解決柴米油鹽之憂,美食小販們無所不用其極,紛紛掏出自己的家傳食譜,製作各式各樣的小食「吸客」,而炒栗子檔們則在其中脫穎而出,成為時代巨輪下碩果僅存的熟食小販。

價值

由「獅子山下」的時代走到動盪的今日,炒栗子檔見證著香江到香港之變遷。回望昔日香江,我們的確以友愛互助著稱。身為羅文口中、黃霑筆下的「同舟人」,眾街坊與炒栗子檔間的關係就如左鄰右里。

「黃太!落嚟買餸呀?請你喫嚿蕃薯啦!」

「有心喇老細,咁熱仲喺度開檔,記得飲多啲水!」

毋需錢銀上交易,毋需客套說話,炒栗子檔和市民之間早已建立了一種超越商人和顧客的連結。只是一兩句真誠單純的問候,就能感受到那份人情味。

時至今日,世態炎涼,於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香港,炒栗子檔是為數不多能在時間洪流下屹立不倒,保持著往日珍貴人情味的文化載體。九龍灣一位炒栗子檔檔主阿進(化名)親身所述:「啲街坊由細睇到我大,好多嚟買嘢嘅其實都係熟客,有啲甚至係特登喺其他區過嚟。」在時代改變下,儘管曾經的街坊大多各散東西,卻依然願意支持往日童年時與自己共同成長的炒栗子檔,這就是從以前一直遺留到現在的連結,連結可能不如當初強烈,但也足成為冷漠社會中罕見且珍貴的一股清流。

另一項不得不提的是炒栗子檔所蘊含之傳統香港孝道觀,它們為世襲式傳承,不少現存檔口都集結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汗水。在這行業逐漸式微,前景堪憂的前提下,在街上卻還能看見年輕人手握鑊鏟,聚精會神地翻動沙堆中的栗子。據在大埔開檔的年輕人阿明(化名)分享,他和很多同業的入行原因都是跟從父母意願。上一代的檔主們勞碌大半生,將一生心血都擺放在攤檔中,又怎捨得將它放棄?唯有將傳承的重任寄託在子女之中,阿明為此更毅然放棄於港島的白領工作,接手父母的檔口。在講求開放自由的社會,年輕人甚少會如上世紀般以父母的想法去決定自己的前路,惟在炒栗子檔中卻依然能夠找到不少傳統「孝」的例子。

終點?

政府政策規定下,流動熟食小販的新牌照發布早已被封印在石棺之中,現有的持牌者亦不能把牌照傳給自己兒女。隨著時間推移,炒栗子檔就只能一個接一個地消失。

炒栗子絕跡似乎是無可避免。當然,並不是一旦失去它們,那背後的文化特色就會從此銷聲匿跡,但炒栗子檔的例子卻給我們響起了一個警號:隨著這些文化的載體一點一點被淘汰,我們香港人多年來建立的精神價值就會如沙漏一樣漸漸流逝,若我們繼續對此視而不見,任由打著「革新」旗號的社會風氣及政策,如寄生蟲般蠶食我們得來不易的人文價值,最終香港人的獨特文化只會成為歷史。

這,是你想看到的結局嗎?

作者簡介:一群來自迦密柏雨中學且對小販文化有熱誠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