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遇上北魏真書
【文:8 名旅港開平商會中學的學生】
香港字體文化 — 北魏真書
背景
北魏時期碑刻文化盛行,對於碑刻字體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帶來很多創作機會。加上當時正是隸書轉變為楷書的時期,沒有統一的字體,所以碑刻家能自行發掘不同的筆畫設計、結構等元素。大部分碑刻作家都不是著名書法家,只是民間的作品,因此不少字體的創新都是因這些民間作家臨摹前人作品時的演變而出現,亦間接地促成了北魏真書的形成。
於香港盛行的時期
區建公先生是令北魏字體於香港普及最重要的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內戰時期,中國各個地方都有戰亂,動蕩的局面迫使不少中國人逃難到香港,區建公先生亦因此南遷。南下香港前,區建公先生已是一位書法家,擅長書寫篆隸真草等字體,南下後他為店鋪內的招牌題字而聞名於香港,他寫的字剛勁挺拔,氣勢萬鈞,為人帶來穩重的感覺。在員工月薪還是五十元的年代,區建公先生題一字就需要數百元,可見他題的字受到各店主的認同及賞識。
現時於香港各區亦能找到他親手題字的招牌,如於中環的鏞記酒家、灣仔的奇華茶室等,一旁寫著的「區建公題」四字就如店鋪的信譽保證。他對於北魏字體於香港的普及有著重大的貢獻,更有人因此稱北魏字體為「區建公體」。
特點
撇捺粗壯
北魏真書的撇捺行筆率直而收筆粗壯。若撇捺的部分是在字的底部,筆畫大多數會因此延長,令該字看上去有厚重的感覺,就如「大」字。九十年代左右,而北魏真書的撇捺粗長的特點便可加深這種形象,隨著越來越多店主選擇以此字體作招牌字體,北魏體亦逐漸普及。
轉折婉轉 具有動感
而橫豎之間的轉折則令字賦有動感,現今常用的楷書的橫豎轉折都是直接「轉彎」,而北魏真書的轉折位置會先斜後直。以「口」字為例,北魏體的內部保持是正方形的,外圍卻呈現出六邊形的形狀,營造出字的動感,吸引目光。
以豎勾營造出氣勢
豎的意象就像是瀑布流水沖至湖泊;而勾就有如回彈起的水花。現代的楷書有著靜謐的水流,筆鋒的回彈十分含蓄;反觀香港北魏的水流澎湃,回彈的力度強勁,猶如鐮刀般。此特點營造出北魏體獨有銳不可擋、氣蓋山河的氣勢。
造字
雖說北魏真書字體於廣告、招牌等用途被廣泛使用,但此字體並無官方電腦字體。反觀其他的魏碑字體例如台灣的華康龍門石碑、中國的志勇魏碑等字體都有被今人做成電腦字體,因此陳濬人先生近年致力於為北魏真書造電腦字體,令北魏字體能夠流傳下去,他曾於於網上舉辦眾籌,希望能得到香港人的支持及幫助。
造字的步驟繁複,包括以毛筆寫出該字後以鉛筆起稿,再以造字程式調整細節及與其他字作比較,確保不同的字詞放在一句不會讓人有互相排斥的感覺,一般中文造字最少需要6000-13000字以滿足常用的字詞。
上圖是電腦製北魏真書的「香港」字樣。比起北魏字體,這種新造的電腦字體較工整,刪減了書法紙筆墨的質感,卻保留了所有北魏字體獨有的特點,又能貼合現代的審美,一舉數得。
感想
北魏真書雖然是其中一種文字體,但它的背後有重大的意義。北魏真書的一筆一劃,有如筆掃千軍,予人凜然浩氣的感覺。筆底龍蛇,往往總能吸引途人的目光,然而,隨著但時代變遷,這些賦香港特色的招牌、題字也逐漸消失,希望現今科技能與北魏真書合二為一,流傳世代。
作者簡介:YMCA 第二十一屆「傲翔新世代」計畫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