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無痕,自己垃圾自己掉真的那麽難?
【文:何偉歡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項目主任,羅金義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聯席總監】
旅遊氣泡再次出發,成敗難料。但對於喜愛外遊的香港人而言,一年多時間未能出遊確實不好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重創全球旅遊業,唯有寄望本地遊刺激「內需」,以減少旅遊業的損失。香港人亦「不負眾望」,成為郊野公園最大的「消費者」。然而,山野無辜,再隱世的、偏遠的、僻靜的角落都留下香港人「到此一遊」的痕跡,郊野公園再一次的成為生態災難現場。
對自己的大自然講「禮」
比起去歐洲尋幽、去日本購物、去韓國或台灣喪食、去尼泊爾或加拿大行山,在香港消費郊野公園成本低得多、行山、打卡也可以一解解旅遊之渴。況且,香港郊野公園本身就聞名海外,從繁榮摩登的石屎叢林走到某些鄉郊,短至只須十多分鐘。台灣旅行文學家劉克襄筆下的香港行山體驗多麼美好:「惟後頭的山巒是公平的,每個人都能來此享受自然資源。不分貧賤。凡愈親近的,享受愈豐富。」只是以往香港人未有發現,以使今天郊野公園淪為避「炎」勝地。
如果2003年的SARS令香港人重新發現郊野公園的美好,那麼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則令香港人重新正視自己對郊野公園的「醜惡」。今年復活節5日長假期間,食環署在離島及鄉郊共收集超過190公噸垃圾,相等於上年郊野公園全年垃圾量的8.3%。熱門露營熱點如塔門、東龍島、白臘等垃圾遍地,紙巾、膠樽、食物包裝隨處可見,也許更令人驚訝的是,原來背囊、帳篷等露營用品都已經成為即用即棄用品。
過往一年多,因為疫情關係不能外遊後,郊野公園、離島、行山徑等處處人頭湧湧。環保團體綠色力量調查指出,去年四成市民比往年更頻繁到郊野遠足,由2019年平均每月去2.8次大幅增加至6.4次。根據漁護署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在郊野公園整體訪客人數為1,200萬,比起2019年1,120萬訪客人數為多。有趣的是,去年整體訪客數字雖然上升,收集垃圾數量反而下跌。心水清的讀者應該馬上想到,郊野公園內收集到的垃圾主要是來自露營和燒烤地點,而在2020年露營和燒烤地點在很多時間都是關閉的,所以才會有人數上升但垃圾量下降的錯覺。
垃圾量增加不單是公共衛生問題,山火頻生是另一個惡果。漁護署去年首季錄得的山火宗數較前一年同期增加3.5倍,燒毀超過300公頃郊野公園林木,估計超過4,600棵,面積等於15個維園。今年第一季郊野公園垃圾量為874公噸,比去年同期上升24%。馬鞍山郊野公園的鹿巢山在2月23日中午起火,火勢蔓延至梅子林方向,出現長達400米的火龍,山火焚燒20個小時後終於被救熄,但山林已經變成一片焦土。4月初大欖郊野公園再焚燒逾40小時,數以萬計的林木被焚毀,當中包括植樹區內大量樹木。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相信,災難「多是人為造成」。
過往我們可以將破壞郊野環境的行為諉過於外(內)地遊客,今次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郊野公園是自己破壞的。以往我們歧視自由行遊客傷害大自然的不當、不文明行為,其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我們必須承認、正視,才可以好好的解決問題。
近年香港人愈來愈喜歡行山,不論是近年討論區必上熱門的「行路撚post」、知名事件「行山銀行」,以至疫情之中備受爭議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郊野⋯⋯。正面來看,香港人走遍「四分之三」的土地,用腳毛告訴大家「我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然而,發展綠色旅遊也常常令人感到矛盾 —— 香港郊野公園的自然生態是世界級的,而且背後的那份人文價值、歷史承載也引人入勝;有誰會用「歐洲的北國風景」,形容香港的河谷平原?推廣本地遊的目的便是希望大家認識香港更深,誠如創辦本地深度旅遊網站V’air的年輕人所期望:「香港可能係好細,但都有好多獨一無二嘅地方同景色」,希望港人了解推介地點背後的歷史背景、文化,不希望市民以「打卡」、「到此一遊」的心態郊遊遠足。這對許多香港人來說,或許從來不是一個存在的選擇吧。蘇東坡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番道理看似平易,細看實在有其哲理。
宣傳什麼?「教育」何人?
對於解決郊野公園垃圾難題,相信公眾、政府都會認同教育是治本之道。漁護署自2015年起聯同環保團體展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宣傳教育活動,鼓勵市民養成良好習慣,在遊覽郊野公園後帶走自己的垃圾;同時,當局分階段把郊野公園、家樂徑和自然教育徑的垃圾箱和回收箱移除,以配合「山野不留痕」郊遊文化,讓大家共同參與保育郊野環境及生態。到2017年底,所有垃圾箱基本上已經移走。而從政府的統計數字來看,收集到的垃圾量由2015年的3,7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2,500公噸。
政府的教育經得起考驗嗎?半年前綠色力量的調查透露,超過五成受訪者留意到郊野地區的垃圾有增加趨勢;當中九成人指出防疫用品如口罩、消毒濕紙巾等垃圾增加最明顯,平均每名郊遊人士每次都棄置1.5個口罩以及2張消毒濕紙巾;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行山徑的垃圾問題嚴重,數字是自2016年開始進行調查以來的新高。除了調查數據,還有網上大量圖片和自身的參與式觀察,足證現時郊野公園已經因為防疫垃圾遍佈山野而滿目瘡痍。
去年初疫情爆發,市民已經湧到郊區避「炎」,垃圾大量增加引起社會關注。環境保護署在同年9月至11月舉辦「環保行山禮儀運動」,透過與非牟利團體合作,聘請了十多名環保大使於周末期間在一些熱門行山地點向市民宣傳「山海無痕」郊遊文化,除了「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還有「自備水樽以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適當棄置口罩」等等。
郊野公園滿目瘡痍,反映港人劣性未改之餘,改善工作的擔子還有在誰?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2019年2月發佈「香港市民對郊野公園之意見調查」 結果,發現超過九成受訪者贊成香港需要保護郊野公園、接近九成認為郊野公園對香港作為一個宜居城市是非常重要或重要;然而,四成半受訪者表示對郊野公園的功能和價值的認識只是「一般」,表示「非常瞭解」或「瞭解」的不足三成。如果我們相信公民教育是重要途徑之一,有關當局從這裏可以看到重點和方向所在嗎? 在措施方面,去年6月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提醒漁護署,早在2013年就請求當局在郊野公園設立導賞團活動,卻一直只聞樓梯響。今年2月漁護署公布去年山火燒毁郊野公園900 公頃土地,面積較去年超過三陪,相等於超過47個維園;但3年內有65宗山火,雖然絕大部份是人為失誤,但涉及在郊野公園範圍內用火或生火而遭檢控的合共只有15宗。「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原則,也應該應用在保護大自然之上嗎?公共專業聯盟主席司馬文的觀察也值得注意: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及用於郊野公園的五億元主要是關於改善硬件(例如豪華露營場地、燒烤場), 但長期缺乏資源的是用於增添負責公園護理、保養和管理的人手。孰者對平衡郊野生態更為重要,不難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