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爆發之後,全球各國被逼中斷民間實體往來,貌似我們之間要保持一種新的距離,但是當代社會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性別、成長、教育等現象,並非單一地區的議題,而是在疫情籠罩期間我們也應該好好檢視、了解的全球化現象。香港藝術中心與Swiss Films合辦、瑞士駐香港總領事館協辦的「瑞士紀錄片系列:青春成長物語」,搜羅六部近年出品的紀錄片,聚焦青少年成長如性別、遷徙、人際關係、殘疾等不同面向。看完你會對當代歐美青少年及社會知多一點點,也會從他人的經驗回望自身。

電影裡他們受過的傷,或疑惑或困頓,又有生活的甜蜜,其實都是觀眾曾經的一部份的自己,以及未來想要成為的自己。

家庭內的痛、愛輪迴

生於1923年的波蘭猶太人Alice Miller,是瑞士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但為甚麼繼承母業的心理治療師兒子,一提起母親的名字便痛哭不已?不為人知的家庭傷痛隨即揭開,Daniel Howald的《誰怕了媽媽?》(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追蹤Miller的兒子Martin,看他尋找家族親人,間中插入Alice Miller的聲音,一步一步尋找Martin童年創傷的根源。原來經歷過戰爭創傷,即使是一個多麼有教養的人,也會成為下一代受創的幫凶而不自知。兩個Alice Miller之間,中間有一道「戰爭」的巨牆所阻隔。

反而在《真愛永流傳》(The Journey - A Story of Love)裡,愛則展現出一種不問緣由的延續性。導演Fanny Bräuning拍攝自己攝影師父親,如何照顧癱瘓二十年的妻子。片中導演幾次問父親,有沒有想過放棄照顧,或者交由她決定自己的最終歸宿,但父親只說,最絕望的時刻已經在她癱瘓初期過去,現在只想繼續這樣下去。帶不良於行的妻子環遊歐陸各國,老人仍提著相機四處拍攝,這時,導演安插父母年輕時相知的家庭影像,愛不問年老或曾經。

特殊教育不特殊

Nick Brandestini的《小島樂園》(Sapelo)圍繞美國一座小島的母子關係,年遇養母懂得這座小島的歷史,意欲傳承;兩兄弟則好奇摸索他們所目擊的小島現況。教育可以變得更加寬廣,母子之間對小島的記憶所引起的探問、質疑、回應或衝突,揭示Sapelo島複雜的奴隸與解放者的特殊過去。

《我是誰》(Who are We?)則透過兩名嚴重殘障的青少年,引入當代特殊教育走向的大哉問。到底是隔絕他們與正常社群接觸,還是在共融教育下令他們不再特殊,繼而定義到自己在社群裡的身份?電影對此有深入而動人的探討。

青少年求索自我

愛與痛之外,還有青少年成長時期探索自我的作品。Dea Gjinovci的《向火星出發》(Wake Up on Mars)跟隨一群隨父母流亡到瑞典的科索沃小孩,電影紀錄了那個小孩的夢想:登陸火星;與此同時他的兩位姐姐,則陷入一種神秘病症而昏迷。近十年以來瑞典出現一種只有難民兒童才染上的怪病,當他們得悉全家將被驅逐出境後,他們喪失生存意欲,拒絕言語、活動,甚至陷入昏迷。瑞典語稱之為 Uppgivenhetssyndrom,英語譯作 Resignation syndrome。

放棄生存封閉自己的「精神退縮」,與男主角同樣想逃避現實的「火星計劃」,一進一退莫不是當代難民兒童回應自身處境的方式。

Robin Harsch的《切膚之性》(Under the Skin)則指向青少年對性別認同的疑惑、思考與實踐,以及實踐之間所帶來的挑戰。他鏡頭下三個跨性別少年Soän、Logan和Mixair/Effie Alexandra在兩年間,踏上性別界限的旅程,起落傷痛,又苦又甜,不期然令我想起兩年前的《夢女芭蕾》。前者在紀錄片中揉合劇情元素,後者則劇情片中帶著紀錄片的視點。性別求索,永遠是當代青少年男女的大哉問。

瑞士紀錄片系列:青春成長物語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日期: 2021.05.16 - 2021.08.30

設導演視訊映後談

 

於香港藝術中心網站瀏覽節目詳情:https://bit.ly/3fPNLou  / www.hkac.org.hk

節目宣傳片:https://bit.ly/3n34GoR

於 Hong Kong Movie香港電影購票:https://bit.ly/2PKSblD / www.hkmovie6.com

香港藝術中心:流動影像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kartscentremovingimages

(本文為贊助內容。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