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真實生活之必要 — 評《1.5 米》
【文:GT(兼職大學講師、全職狗奴)】
先從此書的中文題目《1.5 米》說起。以前和人談論起「1.5 米」,大概都會不知所云、眾說紛紛。「1.5 米」所指的是,HDMI 線的長度?某品牌床單的長度?某巨型玩具的高度?但現在說起「1.5 米」,大概誰都會泛起關於社交距離和那執法標準模糊的 599G 的聯想。
這種對「1.5 米」忽然產生的新共識,正好印證疫情如何將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破壞、拆解,並重新建構成新的日常。這種熟悉感與陌生感的交替和重新排序,應該是此世紀疫症為人們帶來最大的衝擊之一。
這種熟悉感和陌生感之間的交替,亦可體現於此書的形狀。從遠處看,這橫向排版的書本就像一個醫學外科口罩 — 以往只會在醫院或某些特定場合才見到,現在卻隨處看見。對習慣以單手拿實體書的讀者,另一個要面對的陌生感就是要改變閱讀姿勢 — 就像香港人一般不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現在口罩卻成了生活中必不或缺的日用品,甚至比銀包和鎖匙更重要。
此書的副題目為「活在瘟疫蔓延時」,畫龍點睛地道出此書的主題:疫情與我們生活的關係。《1.5 米》的十個受訪者來自各行各業和不同背景;面對疫情,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反應和感受:有全職上班族忽然發現自己廚藝天份的意外之喜、有應屆畢業生無法實現理想中的 Last Day 的失落、有外籍傭工面對歧視和壓榨的不平、有決心赴洋攻博的學人因疫情而未能獲得簽證的忐忑和無奈、有新娘面對受限的婚禮人數的苦惱、有全職媽媽為整日被困在家裏的子女製作快樂的「悠長假期」的樂觀和奇幻想像。透過這十篇訪問,讀者可一窺同處於香港的不同受訪者如何回應疫情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斷裂及轉機,以及展示日常生活的多樣性。
「活在瘟疫蔓延時」亦突顯疫情如何為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但同時亦提供一個重要的契機讓我們反思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疫情令日常生活戛然而止;當日常的急速節奏停了下來,才讓人有餘暇反思「日常」和「正常」的正當性和必然性。其中一名受訪者黃嘉莉為金融公司的白領上班族,因為疫情開始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令她開始細思以往繁忙、規律性的上班生活,以及 Work from Home 所帶來的自由自在。正如黃嘉莉所言,Work from Home 可以減少令人厭惡的通勤時間和無謂的會議,但亦減少了和同事之間見面的機會和接觸。相信很多讀者都能體會當中對 Work from Home 的愛恨交纏。
另一位受訪者為全職教師 Miss Mak,因為受疫情影響而取消了面對面授課,只能改以網上教學。適應新教學模式和準備相應的網上教材的經歷促使 Miss Mak 對自身工作進行反思和觀察。儘管現在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網上教材,但 Miss Mak 認為,更重要的是和學生的互動和相處。日新月異的科技還是未能跨越疫情為老師和學生之間製造的距離。
《1.5 米》的另一特點是中英文譯本並存,某程度上反映香港文化的多語性,而且或能將香港人的故事帶向更廣闊的讀者群。英文題目為 Faces under Masks:複數的 Faces 指向不同人面對疫情的各種生活面向;另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強調所有人都不只是新聞報導中的抽象數字和簡約化的名字,還原口罩下各人如何應對疫情獨特的、有笑有淚的故事和經歷。例如從事遠洋航運業的盧犖賢詳細述說在滯留海上期間,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船員熱烈爭論如何使用僅存的口罩 (有些船員甚至認為根本不需要戴口罩!)。此類記載微觀個人經歷的故事,更能反映出每個人對疫情不同的真實反應。
2020 的世紀疫情無疑為全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宏觀的歷史角度而言,《1.5 米》記載的或許只是普通人微不足道的生活點滴,但卻能更如實地呈現活在瘟疫當下真實和細膩的感受,亦記錄了香港人的靈活性和韌力,如何在逆境中自強不息。
《1.5 米 — 活在瘟疫蔓延時》
(Faces under Masks: Tales from Hongkongers amid the pandemic)主編:黎穎詩
撰文:朱雋穎
翻譯:查理
攝影:謝柏齊
設計:張琬婷出版:The Arcades Assoication Limited
出版日期:2021 年春
語言:繁體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