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矛盾尖銳,法官的判決、判辭,經常成為新聞焦點,並引發投訴;司法機構將改革處理針對法官投訴的機制,加入「社會人士」處理投訴,由現時只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或相關法院領導處理,改為引入「兩層架構」,先由法官專責小組調查嚴重、複雜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個案,再由法官和社會人士組成「諮詢委員會」,審視專責小組的調查報告和提出建議,司法機構將開始設立諮詢委員會,預計今年第三季就會推行新安排。

建制派近年一直要求「改革」司法制度,例如引入量刑委員會、更改處理法官投訴機制等;本身是律師的民建聯周浩鼎表示,歡迎司法機構採納「公眾建議」,相信新機制可以提升處理法官投訴的透明度;葛珮帆就指市民以往向他們反映,投訴法官機制「好唔透明好唔公開」,很多極具爭議、針對法官行為操守的投訴,只是由上級法官處理後,就指投訴不成立,「市民就覺得官官相衛,唔公平唔公正」,目前司法機構「改善」機構,「都係好事嚟」。

根據司法機構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今年 1 月的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中宣布,會檢討現行處理針對法官和司法人員行為的投訴機制,提出改制度的原因是近年針對針官的投訴顯著上升,2020 年有超過 5000 宗這類投訴已完成處理。

文件指,在現行機制下,所有針對法官的投訴都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或相關法院領導處理,日後一些只針對司法決定、瑣碎無聊、無理的投訴,會繼續按現行安排,迅速以簡易程序處理;但一些可跟進投訴,就可提高問責性和透明度,計劃引入兩層機制,一些性質嚴重複雜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投訴個案,先由多於一名高等法院級別的法官組成的專責小組調查和作出建議,之後調查報告和建議會交了新設立的「諮詢委員會」審視和給予意見,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作最終決定,調查結果和理由會上載到司法機構網頁供公眾查閱。

至於不屬於嚴重、複雜,但可跟進的投訴,會先由法院領導調查,再由一名或以上高等法院級別法官審視調查結果,之後將結果向諮詢委員會匯報;但司法機構的文件未有披露諮詢委員會的具體人數和組成,僅稱委員會會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主席,委員包括法官和在所屬專業、社區、公共服務方面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社會人士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