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膠樽回贈俾幾多? 淨灘義工如是說
「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將於 5 月 21 日截止,過去一段時間,在全港多個地方都看到大嘥鬼的宣傳海報,環保組織、業界協會也積極發表意見,相信最經典是一個「跨界別組織」發起的斗零回贈 ($0.05) 建議,久違的斗零彷彿讓人回到樓下閂水喉年代。
為了解決香港海量的即棄膠樽問題,政府提議讓塑膠飲品樽生產商負上一部份的環保責任。諮詢重點包括:膠樽回贈 1 角 ($0.10) 、零售商需提供回樽回贈服務、建立退還點網絡、向飲品供應商收取循環再造徵費等。
就這次諮詢,撲水邀請了一些在社區默默耕耘、為環保出心出力的人,分享他們對塑膠垃圾、膠樽回贈和生產者責任的看法。
Stanley 自從參與貨櫃船PP膠粒災害的海岸清理活動後,跟淨灘結了緣。十年來,面對著沒完沒了的海洋垃圾湧上岸邊,他和其他淨灘義工們一直堅持守護海岸。他組織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淨灘活動,在海岸撿拾了大量的塑膠垃圾,並紀錄海岸垃圾的品牌和來源。地點有的是偏遠的無名海灘,以遊繩綑邊、攀登崖岸、划船才能抵達。到了海灘,還要在烈日當空下勞動,包括檢垃圾、磅重、分類、打包及統計(數據給予環保機構用作研究及調查之用)。
近年,他觀察到海岸的膠樽越來越多。今年4月的淨灘活動,他和義工們在東龍島的海灘上撿到超過1000個膠樽。在南丫島,淨灘發現的膠樽最大品牌是維他水和津露烏龍茶。
問到如何看近年飲品公司推出生物降解的環保膠樽,Stanley說這個有欺騙消費者之嫌。「生物降解必須在人工控制的環境、溫度、濕度才能有效降解,如果沒有適當處理膠樽,化學物仍然會留存。鼓勵消費者購買生物降解的膠樽,讓他們誤以為更環保是欺騙。」
「如果消費者繼續購買和使用即棄膠樽,沒有源頭減廢,就算扔掉在垃圾桶的膠樽還是有機會流入海洋。」 Leo是淨灘達人,他對香港海岸、水塘和山野的塑膠垃圾瞭如指掌,多年來他義務為不同的環團和獨立義工尋覓淨灘活動所需的二手物資。
Stanley 說膠樽回贈金額對他個人來說沒有太大的誘因,「一毫無謂講,斗零更不用提。」義工們身水身汗撿到的膠樽大多數都能清楚辨識品牌,但是在回收過程,生產商的角色是完全缺失,不用負什麼責任。既然能辨別品牌,這些膠樽是否應該交回給生產商,讓他們適當處理?
塑膠命比我們長。過去製造的塑膠還存在於世,幾百年後能否分解溶解還是未知之數。要從源頭解決塑膠問題,不要再購買和使用即棄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