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政善治之路,需要專業和溝通
【文:黃展瑋, 香港青年專業聯會 政策研究總監】
近年各界人士都關注香港的就業、收入、土地、房屋、醫療等深層次矛盾問題嚴重,港府雖然在部份政策例如創科上投放了許多資源,但許多範疇仍未合格,其中一個主因正是與各界溝通能力不足,施政上未能好好判斷及理解民怨。
一方面不同功能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有責任反映行業意見,在審議政府政策及議案時勇於指出政府的疏漏,反映其行業選民的意見,提出建議方案;另一方面,正如本會一直強調,政府施政時應多尊重行業意見,樹立尊重專業之風,特別近年社會批評專業之風盛行。檢討行業發展並無不可,但專業界別都有其行內操守及監管機制,討論不可偏離理性及尊重,例如有社會人士對司法界人士的動機及政治立場作不當揣測。港府入境處近日批評審計署,亦不是好榜樣,因打破了過往政府部門彼此尊重對方專業範疇的慣例。
港台的不少新人事任命,包括廣播處長,以至新增設的處長顧問及相關團隊,都全無傳媒經驗,加上近日港台刪除 YouTube 節目重溫、不續聘助理節目主任利君雅等連串事件,就令人擔心政府對港台的管理日漸偏離專業判斷。
本港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過份集中於問責團隊和公務員為政策制定核心,卻往往未能有效溝通及吸納市民意見,即使有進行政策諮詢,但往往都已有既定政策框架。港府要調整管治思維,強化吸納民意的機制,多接觸專業界別及普羅市民。
港府推行政策要多參考客觀數據,重視長遠規劃,擺脫目前較短視、先有既定立場、論調的政策推行方式。其實不同立場的壓力團體、智庫、學術及民調機構等,例如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香港民意研究所、以至各大專院校等,都進行了許多針對社會議題的研究,政府應多重視他們的能力,與他們建立持續合作關係。
政府應強化地區諮詢的能力,例如就不同政府政策成立由相關團體代表組成的諮詢委員會,可包括一些非牟利機構、熟悉該政策的地區組織、同鄉團體等,但所謂寧缺莫濫,也要制訂標準,包括按團體的規模、服務性質、代表性、社會服務經驗等,制訂合作的清單,相關官員加強與這些組織的聯繫,相信有助政策制訂時,更好了解持分者意見。
上月中至本月初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受委託的調查顯示,本港年輕人對社會未來樂觀度評分僅 2.95分 (10分滿分),較2018年同類調查4.37分顯著下跌;更有57.5%人表示「非常希望和幾希望」移民,較2018年增約十個百分點。港府必須抱持信任、尊重專業的精神,廣泛聽取民意,才能更精準有效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使港人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