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6 月 15 日,身穿「林鄭殺港 黑警冷血」黃色雨衣的梁凌杰,在金鐘太古廣場外墮斃,被外界視為反修例運動中首名犧牲者。事隔近兩年,死因庭今( 10 日)召開為期 12 天的死因研訊。自 2 月起失去聯絡的梁父母,今早未有出席研訊,法庭至今仍無法聯絡他們。

翻查去年報道,梁父曾稱希望就兒子死亡召開死因研訊。卻在今年 2 月 25 日解除法律代表的職務,亦未有在翌日的研訊前檢討現身。死因庭曾多次致電兼登門拜訪,至今仍未能聯絡他們。

另外,庭上展示多張照片,除了黃雨衣外,亦有一件相信是梁生前所穿的「I am lost in Hong Kong」黑色上衣,以及寫有「全面撤回送中 林鄭下台」、「心灰意冷」等遺言的記事簿。此外,多段新聞片段顯示,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等人曾勸阻:「唔好跳啦!」、「聽日再戰,聽日我哋一齊遊行㗎!」,惜未能阻止悲劇發生。(見另稿

家人未有到庭 研訊主任指報稱單位不同

庭內近親席上空無一人。研訊主任表示,根據死者在 2013 年補領身份證的表格顯示,他住在元朗某大廈的 5 樓 C1 室,當時報稱任跟車工,但梁母在 2010 起租住的地址及他本人的保險單據則顯示是同一大廈的 4 樓 D1 室。

研訊主任續指,元朗警署軍裝巡邏小隊第 4 隊隊員廖浩然,早前曾前往相關大廈的 4 樓 D1 室尋找梁的父母及其胞妹,但前來應門的吳姓男子指,自己在 2019 年 12 月經地產經紀介紹搬入單位,並不認識事主及其家人。警長王忠良其後取得馮姓業主的聯絡方法,她指梁母自 2010 年起租住該單位,並在 2019 年 8 月遷出,沒有留下聯絡方法。

是日研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與 3 男 2 女陪審團共同處理,死因研訊主任為大律師葉志康。警務處及消防處則以有適當利害關係的身份列席,分別由大律師熊健民及陳碧琪代表。證人列表上共有 21 名證人,當日有份到場勸阻的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暫未被列作證人。

抽選陪審團 市民稱接種復必泰後頭暈

今早抽選陪審團時發生一段小插曲,一名男子向高偉雄解釋遲到原因時,透露自己數天前接種第一針復必泰疫苗,今早感到相當頭暈。高偉雄見他氣喘吁吁,遂問他需否召救護車。男子聞言婉拒,在庭外稍作休息後,自行離去。

死者梁凌杰生於 1984 年 3 月 7 日,在 2019 年 6 月 15 日去世,終年 35 歲。

案件編號:CCDI-48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