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擴建4層,另外一部分加建10層。這類在原建築物上的增高工程難度不大,以前也有不少案例,例如已重建的舊熙信大廈在1972年由5層增至19層;灣仔新鴻基中心丶太古城一期寫字樓也為了替資產增值,在十多二十年前增建數層。

立法會在97年前稱為立法局,1957年開始在中環政府合署中座布政司署舉行會議。戰後初期官守和非官守議員人數合共不過二十人左右,所以開會設施也不需很大。平面圖可見會議室呈「梯形」,主席端坐正中,議員座席成半圓圍繞主席台而設,整個佈局相當親密,真係「你眼望我眼」,當年尊貴的議員想「恰下眼瞓丶扮養神」,又或者「偷睇報紙,實蛇王」也應該逃不出主席及大家耳目。另外會議室室內裝修也十分簡單,背靠主席台的牆只鋪上石材飾面,掛上香港盾徽 (Coat of Arms)。主席和議員座位也只用柚木而製。會議室天花和地面也沒有任何裝飾,整體實而不華,充分反映五十年代政府建築物風格。

圖中也可見到立法局其他功能的辦公室,有心人可以慢慢研究,從中或許能知曉往年政府行政立法運作關係。

政府山的東座丶中座和西座在五十年代分三期興建,整個環境其實相當清幽舒適,三幢建築物各有特色但不失和諧。筆者三十年前在中環工作時,經常光顧政府合署飯堂,飯後在政府山、聖約翰座堂一帶自由散步,處處出入自如,那才是真真正正「門常開」年代。至於今天的所謂立法會,不如搬去西環,或者北上深圳更為直接吧!

Photo source: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 internet

(文本無題,現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