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丁】

羅家聰先生在 5 月 10 日發表「疫苗減感染 證據未明顯」一文 (註1),當中有幾點概念需要釐清。理性討論,愈辯愈明:

1. 要分開「個人防護」與「群體防護」效果

羅兄的統計分析,以整體人口的感染人數為效果依歸,很易令讀者誤會疫苗不能幫助個人減少感染機會。打個譬喻:即使我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假如其它大部份人都不看燈,整體交通意外率會很高,但不能據此說守交通規則無用。

羅兄也不是說「疫苗無用」,而是「效果可能有的,但未肯定」。他引用人口數據,結論其實無關疫苗對個人的保護力。復必泰和科興疫苗的 (個人) 防止感染率,相信大眾都耳熟能詳。此外羅兄的分析忽視了疫苗功用不單是減少感染,也包括即使被感染仍減少散播予旁人,及感染後防止惡化至重症。

新冠肺炎具高傳染性,接種率低時未打針者中有很多新感染個案,十分合理。以其中一種傳染力最高的疾病麻疹為例,群體免疫需要 90% 以上接種率 (註 2)。英國 1998-2010 期間 2 歲兒童 MMR 疫苗接種率低過九成,就跟 2002-2013 高企的麻疹數字十分脗合 (註 3)。接種率稍為不夠,社區就會有爆發風險。

2. 截至 5 月 8 日香港有 59.5 萬人打過復必泰,9 人接種後死亡,比率是每十萬人 1.5;感染肺炎後身亡,則是 11,785 人中有 210人 (截至 5 月 2 日),比率是每十萬人近 1800。雖然比較非完全公平 (fair),例如未考慮接種日數、年齡分佈、病史背景等,但差距如此大,羅兄所述「打完後死的跟染疫後死的累計數字差不多」,缺乏根據。(順帶一提,科興疫苗是 48.2 萬接種 22 人死亡,比例每十萬人 4.6;同樣以每十萬人計,香港 (2018) 整體人口死亡率為每月 53 人,其中 70-84 歲是每月 116-353 人,年齡愈大死亡率愈高,但仍遠低於肺炎後死亡率。註 4)

3. 有一點我很認同羅文:疫苗接種絕非唯一影響感染率因素。羅兄論證「人口密度、赤貧程度和洗手設施」重要。我想介紹港媒少提的一個模型 (見附圖,作者是澳洲病毒專家 Ian M Mackay),指出防疫的個人層面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口罩、個人手部衞生習慣、避開人群;社群 / 政府共同責任包括:快速有效個案追蹤、場所通風過濾、政府財政和訊息發佈支持、感染隔離措施、和接種疫苗。

雖然單靠疫苗不足夠完全預防感染,但多一重防護,就是多一重。保護好自己,也同時保護身邊人。


註1:蘋果日報 

註2:同一病症在不同時期、地點的爆發有不同的傳播率(R0),會有不同的群體免疫臨界接種率(Herd Immunity Eradication Fraction)。這裡參考英國1950-1968年間麻疹爆發R0達16-18,見Anderson RM, May RM (1991). Infectious Diseases of Humans: Dynamics and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註3:疫苗接種率及麻疹個案數字:Public Health England (2019) UK Measles and Rubella elimination strategy 2019. Download Site: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measles-and-rubella-elimination-uk-strategy

註4:數字來自衞生署公佈、傳媒報導、統計處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