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立法和一連串香港體制「完善」工程之後,低端親北京派在街上網上宣稱,大手術做完之後,香港就可以「重新出發,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潛台詞就是認為香港過去「太政治化」,一經重手整治,「吵吵鬧鬧」的現象就會離開香港。

事實與政治宣傳剛好相反,重手整治之後,香港肯定會陷入更大的「吵吵鬧鬧」。

香港國安處長蔡展鵬被指「光顧無牌按摩店」而被內部調查,鄧炳強對傳媒不肯透露太多案情,只透露案件會交由 O 記調查。事情是如何揭發的?一時間消息滿天飛。有傳媒說,是警方上按摩店查牌,發現國安處長在裡面接受按摩。又有人說蔡展鵬的事已在內部流傳一個月,可以想像,「處長的故事」如何呈現,需要從長計議。因為涉案者身份敏感,是「警隊金字塔」頂端人士。

然而事情的真相,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究竟蔡展鵬「光顧無牌按摩店」的事情,是前線警員無意中揭發,還是有其他原因?或者蔡展鵬其實有沒有光顧無牌按摩店?根據「無罪推定」,他未定罪,現階段要當他沒有光顧,但事情爆出來的結果,就是藍絲 hang 機,黃絲好興奮;國安處在大眾心目中,除了無上權力的特務形象,還增加世俗可親的另一面,反正也可能會去「無牌按摩店」,跟常人一樣。

這是一次「董建華時刻」,還是自宮內傳出的換人令?在中國政治之中,追究「歷史不清白」可以無限延伸。人是誰選擇的?處理危機的時候有沒有差錯?蔡展鵬一人落水,可能連同很多人扯下去。

香港「二次回歸」之後,政治鬥爭卻不會遠離香港,藍絲的願望不幸無法達成。因為「一國兩制」以前的防火牆,在很多事情之後已經卸除。現在中國政治一患傷風,香港就會打噴嚏。大家後面都有了大水候,人人都是別人的代理人,權鬥反而會更加激烈。藍絲向來認為泛民在議會裡面「吵吵鬧鬧」,導致社會不穩定,但其實議會就像踢世界盃,大家在擂台上爭一下,但很少出殺人技打死人。現在權力鬥爭會在真正行使權力的機構上演,利之所在,可能更加殘暴。

以前香港社會的權力有一定分散,中國認為這不好控制,是殖民遺留的炸彈。例如一般法庭不能確保百份百入罪,就要加設一個國安法法庭,設指定法官;在警察上面,又要弄一個國安處。這都是動大手術,建立凌駕於常規機制的特別權力。以往擁有權力的常規香港建制派,例如法官、政務官、議員、警隊等,無疑是被削了權。特別權力機關起初用來對付民主人士,然而特別權力就像一個寶箱,裡面有天下珍寶,會引來天下的盜賊覬覦。可能是來自外部,也可能是監守自盜。設定了無上的權力,無上的權鬥也會在其中自然產生。國家對這些授權出去的權力,自然也會看得很緊,甚至自己也「參與制衡」。

以前權力較分散,就是每一個寶箱的財寶沒那麼巨大,引起的爭議和內鬥就相對而言較不致命。中國人或現代人傳統上認為,要處理紛爭不休的世界,就要讓權力盡可能集中,「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制度而言,時間越後,皇權越集中;時代越後,國家廢封建而郡縣、改土歸流的工程越深,中國的「內戰」卻似乎一次比一次殘酷。

戰國時動員十萬、幾十萬人已經是世界大戰級數,到了國家制度高度統一的明朝,內戰和權鬥卻頻繁到近乎沒有意義,有點像 Michael Bay 電影的為打而打,傷亡更加慘重。明末的大西皇帝張獻忠兵敗,逃到四川,在裡面不斷殺掠。具體殺了多少人,現代人還在討論,但大致上都認同四川被殺到只剩很少人。後來接手的滿人要從其他省份調人入川,否則四川十室九空,土地荒廢,根本不夠本地人恢復生產。

一個權力越來越集中、越來越高的地方,怎可能沒有更血腥的政治鬥爭?林彪外蒙墜機,或者澳門前海關關長賴敏華離奇「自殺」,你隨便想都會想到,解讀任君選擇。林彪(曾)是國家接班人,海關重要性亦非比尋常。一些人為「完善選舉」護航時,都會用一個「回到原點」的比喻,但在我們看來,其實這不是退一步,而是朝崖邊行前一步。香港的政治鬥爭,只可能趨向更高層、更深廣。特首選舉就快來,可能將來回望,不論黃絲還是藍絲都會不約而同懷念一件事:在議會或者街頭吵吵鬧鬧,已經算是很文明的鬥爭。政治版記者甚麼都需要擔心,但唯獨不需要擔心將來沒有報道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