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瀕臨「斷莊」 校政素人組閣出選港大學生會 低調行事冀守學界僅餘空間
上月底,百年老校香港大學跟隨中大腳步,與學生會「割席」,停止為學生會代收會費、不再向學生會提供財務管理服務,預告收回由學生會管理的辦公室及設施。與此同時,主要由不曾參與校政「素人」組成的 4 人內閣「薪燧」,剛剛確立幹事會補選參選資格。
「薪燧」主張與校方對話、尋求空間,倡低調行事的溫和路線,被部分港大同學批評「唔夠激」。
「曾經畀人鬧話,我哋好似分咗手,仲追住佢(校方)要求復合咁,好嘔心。」候選會長郭永皓(Charles)說,不介意被指為委曲求全,「現實就係當敵人步步進迫時,我哋就要喺剩餘空間,建立自己嘅實力同籌碼。」
然而問到各人是否有覺悟、或因學生職務遭清算,4 人卻一致表示已有心理準備,不會介懷個人得失。Charles 引用港大利瑪竇舍堂的精神「絕對的付出與犧牲」(原文為拉丁語 Quantum potes tantum aude)解釋:「因為好想大家都付出多啲同犧牲多啲,所以我要做個咁嘅人先。」
冀與校方對話 被諷嘔心
4 個男生穿著白色 T shirt 在會室受訪,候選會長 Charles 旁邊是一本貼滿便利紙條、用來「溫習」港大校務制度和憲章的書冊,候選大學事務秘書黃靖軒(Jason)則正在匆忙食飯,拍照期間,一路與候選財務秘書麥晉棋(Ryan)及候選行政秘書林隆輝(Eric)一起討論,如果人氣團體 Mirror 來港大,可以在哪裡唱歌。
而不久前,4 人才身穿西裝、正襟危坐地接受諮詢。
「薪燧」自稱支持本土主義,主張「香港大學是為香港人而立」,但又堅持低調行事,明言當選後將與校方尋求對話機會。在諮詢大會被質問為何「低調行事」時,Charles 回應,現在是一個艱難和敏感時候,低調處理外務才能保障同學安全,「唔希望公開場合講太多」。
4 人過去收到不少批評,形容他們對校方態度有如分手要求復合,「唔夠激」、「好嘔心」。「校方發聲明之前,其實我哋傾到底(對校方態度)應該用『恥與為伍』定『釋出善意』都傾咗好耐。」Ryan 說,「但傾完之後,大家都一致覺得學生會仲有可以發揮價值嘅地方,所以要保存返學生會先」。
Charles 指,如大學與學生會「割席」,除了影響幹事及外務,也影響學生會屬下的所有學會活動,學生會為服務同學很難「起晒鋼」,希望維持合作及修復關係,於狹縫中再找出路。
是否委曲求全?Charles 不否認,「好似有個敵人喺面前,當佢步步進迫嘅時候,你係要搵空間生存,再去諗點回應佢」,Charles 說,「長遠嚟講,我哋要減少對學校嘅依賴,咁佢威脅我哋嘅籌碼咪少啲囉。」
這時代,上莊也如一場策略戰,Charles 強調內閣也有自己的底線、底牌與籌碼,舉例指如校方實行收回會室,將不排除實際行動,又強調不會因校方威脅而忌諱對社會事務發聲。但他說必須保持秘密、低調行事,才能保留學生會最後的空間,即使被質疑,也只能請求諒解。
「校政素人」走出象牙塔
剛過去的春天,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第一次大學學生會選舉,除了理大、中大及港大之外,多間院校無人出選,港大僅得五度落選的學生麥嘉晉,以「不死傳說」一人之姿再度低票落選,中大學生會「朔夜」因遭校方封殺,宣佈當選後隨即總辭;只有理大內閣成功當選。
學運低潮下,Charles 決定暫任署理學生會外務的時事委員會主席,批評港大推行國安教育「斷送院校自主」、後選《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的聲明,正是出自他手筆。他坦言,以往「斷莊」都有往年幹事署理職務,但今次招募署理幹事困難不少,不少屬會的財政、場地租借都因學生會「空窗期」受影響,至今仍只有兩人負責署理事務。
但如此混亂狀態,反而卻令不少人有意出選,包括自覺已因時事委員會「洗濕咗個頭」的 Charles。今年農曆新年前,原有 9 人有意組成內閣參加補選,但各自回去徵詢家人之後,就只剩下現時 4 人。
Charles 說,當中有人與家人吵大架,他自己則在團年飯拋下震撼彈,笑言「呃呃氹氹」後才令父母同意,「佢哋期望我哋讀完書出嚟搵份穩定嘅工,所以會覺得你做學生會,即使唔被人拉、唔被人搞,起碼都會前途減半」。
驟眼看,「薪燧」4 名成員並非典型學生會參選者,3 人修讀理工科學生,只有 Ryan 修讀政治與法學。「薪燧」與其他學生會內閣也有一些不同,除了會長郭永皓之外都是「校政素人」,過去未曾參加校內中央事務。另一「不約而同」,是 2019 年反送中運動帶來遺留的影響。
土木工程三年級、原本只愛打波的 Charles 自言反送中後,對工程科已完全不感興趣,更多了一種思想上裝備自己的渴望,看很多《學苑》、政治書與評論,甚至曾打算轉系;理學二年級的 Eric 也自言,當時驟覺主修科與社會事件不太相關,看見網媒於運動中崛起,於是副修新聞學。
中學時只愛看日漫、不問世事並一心希望當物理學家的 Jason 則指,舍堂有前輩曾要他們想像何為「理想的大學生」,令他重新思考大學生參與政治的責任,而自反送中後,校園流行的「大學五件事」更多了一件-關心時事。
Charles 說,發展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建基於正常社會上,當禮崩樂壞,他們便不能再只顧賺錢。Jason 亦坦言,「當出面打晒仗咁,大家嘅自由、學術發展都受影響嘅時候,我做唔到仲匿喺象牙塔入面讀書囉。」
絕對的付出與犧牲
「薪燧」4 人若成功上莊,學界戰友也只剩下理大學生會「煥曜」,但理大學生會 3 名成員因派發理大圍城明信片,被指「影響校譽」正面臨校方紀律聆訊,還未計上一個又一個 2019 年後或被清算或逃亡的學界前人:被褫奪所有校務會職位的中大「朔夜」成員、因舉辦周梓樂悼念會遭停學的科大學生會成員、因大學站潑粉案被捕的中大前會長區倬僖、日前宣佈離港的中大前會長周竪峰、因七一立法會案被捕的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
投身學生會的「代價」,是很多人對參選卻步的原因。
Charles 卻非常淡然,多次重申對個人得失看得不重,即使被退學、被處分,也只是失去一張證書,「我都只係想服務同學,如果咁都要踢我出校,咁……我都吹佢唔漲,不過佢哋拎唔走我想學習嘅心。」
縱然擔心家人受騷擾,他仍希望可以利用學生會的身位和資源,繼續在有限空間讓同學辯論,因為他相信只有眾人不斷交流想法,才可找尋到新出路。
Charles 想起以港大校友梁天琦為主角的紀錄片《地厚天高》,當中曾引用港大利瑪竇宿舍的精神-「絕對的付出與犧牲」,他渴望香港所有人都願意為香港付出和犧牲多一點,「所以我要做個咁嘅人先」。
文/ 莫曉晴
攝/ Nasha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