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作家 Susan Sontag 曾提出「旁觀他人之痛苦」的概念,在這個影像氾濫成災的現代社會,人們輕易可以看到他國戰爭的慘況。當在觀看這些苦難之時,該作何等回應?同情過後,還能做些什麼? 

談起「旁觀他人之痛苦」,解憂舊書店指出除了Sontag所指的殘酷戰爭外,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充斥著許多他人之痛苦,例如最近剛有判決的五歲女童虐殺案。書店介紹社會學大師 Eviatar Zerubavel 的《沉默串謀者》,講述社會集體沈默的現狀及其所帶來的後果。

另外,貳叄書房推薦 Ian Buruma 《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重溫二戰期間的藝術品,看見不同的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傳達自身的狀況。貳叄書房相信,旁觀他人的苦痛不一定是在消費別人的痛苦,也可讓人在殘忍中看見美麗,在不仁中看見人性。

夕拾x閒社則指出資訊爆炸所帶來的危機,介紹 Neil Postman 的《娛樂至死》。此書指出在現今社會,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不再尋求專業的資訊與真相,反而是悲情與娛樂。作者以電視為例,認為電視為我們帶來快樂,但現今的問題在於所有電視的取材均是為人們帶來娛樂,令到我們不再思考對與錯。

Hong Kong Book Era 選擇精神科醫生貝塞爾‧范德寇所撰寫的《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結合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成果寫成此書,剖析創傷後壓力症(PTSD)如何影響人的大腦,提出處理創傷的方法。至於田園書屋則推薦漫畫《叔本華的幸福論:一堂慾望與痛苦的思辨課》,精煉出叔本華哲學的核心論述,並將其圖解與故事化。

最後,序言書室介紹 Anne Case、Angus Deaton合著的《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透過指出幾十年來美國白人自殺或濫用藥物及酒精致死率上升,反映全球資本主義下的人類對前途及社會感絕望的現象。作者試圖窺探全球資本主義對大企業、勞動力市場、工會及消費市場等方面的影響,思考資本主義的本質問題,並嘗試回答「資本主義還有沒有未來」這一問題。

貳叄書房:Ian Buruma 《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

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靜待時機爆發。然而,作者卻不同意這個說法,他想探討的是:宏觀萬物,只有人類會為了變態的快感而行使暴力,究竟是甚麼令人類如此殘暴?他說——「我不相信有人天生是魔鬼。人會做出邪惡的事,往往是出於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事。」

當暴力變成一種美學,《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一書帶領著我們重溫二戰期間的藝術品,看見不同的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傳達自身的狀況。深淵之下開出的花朵是在強權壓迫之下無可奈何的回應,旁觀他人的苦痛不一定是在消費別人的痛苦,反倒讓我們在殘忍中看見美麗,在不仁中看見人性。

夕拾x閒社:Neil Postman《娛樂至死》

在資訊全球化下,社會出現了更多媒體及媒介,資訊變得更加容易傳播。眾多的訊息令到眾人眼花撩亂。透過影像和新聞照片,我們「足不出戶,便能知天下事」。但知天下事,是一件好事嗎?

美國著名的作家Susan Sontag提出攝影這個媒介提供了無數的人去旁觀利用他人的痛苦。即是說,在我們瀏覽網絡時,看到相片表達心情,不論是同情抑或是嘲笑,我們也是在消費相中之人。

本週夕拾x閒社推薦書籍,是同為美國作家Neil Postman著作的《娛樂至死》,書中指出在現今的年代,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不再尋求專業的資訊與真相,反而是悲情與娛樂。以電視作為例子,電視為我們帶來快樂,但現今的問題在於所有電視的取材均是為人們帶來娛樂,令到我們不再思考對與錯。

書中指出:「我們就這樣迅速投入一種名副其實的「八卦問答」資訊環境,那個競賽節目利用事實來提供娛樂,現今的新聞也是如此。」現今的媒體不在乎媒體對當時人的影響,只在乎內容是否「爆」,大眾是否喜歡,不禁令人反思現今的大眾媒體是否正確;而我們作為大眾之一,接受現今的媒體又是否正確。

這是一個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年代,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或將毁於自身所愛。

序言書室:Anne Case, Angus Deaton《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

他人的痛苦,向來就不易被觀察。當李克強說中國尚有六億人口月收入僅一千元人民幣時,我們尚且無法想像,如果讀到一本講述幾十年來美國白人自殺或濫用藥物及酒精致死率上升現象的書,我們同樣會摸不著頭腦。但這本《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就是透過美國此一現象講述全球資本主義下的人類社會現象。

作者安‧凱思及安格斯‧迪頓,分別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及2015手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而書中所討論的「絕望死」,則包括上述反映對前途及社會絕望而自殺或致死的死因,書中討論白人的原因在於,原先美國黑人死亡率遠比白人為高,但在二十世紀黑人死亡率高的問題已得到大大改善,反而原來白人的死亡率反而上升,甚至僅限於被視為主導美國的非西班牙語白人族群,問題亦相當嚴重,尤其是大量非大學教育程度的白人,比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更難組織結婚或成家立室,亦與經濟前景暗淡有關。這也是數年前不少草根白人群體投特朗普一票的原因。

自殺、濫藥及酗酒致死率上升,正好反映就業前景暗淡、喪失社群(Loss of Community)對他們的影響。這不獨是美國的現象,高唱脫歐及民粹的英國及歐洲鄰國的白人社會中,亦瀰漫着這些問題。作者為剖析這一問題,窺探全球資本主義對大企業、勞動力市場、工會及消費市場等方面的影響,思考資本主義的本質問題,並嘗試回答「資本主義還有沒有未來」這一問題。

Hong Kong Book Era :貝塞爾‧范德寇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本書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成果寫成此書。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受創傷後壓力症(PTSD)困擾。此書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剖析PTSD如何影響人的大腦,提出處理創傷的方法。書中記錄了許多個案,藉案例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創傷,例如退伍的軍人抗拒治療,原來是因為懷有對戰友的愧疚,不願意擺脫過去。

痛苦常會伴隨着的創傷,心靈上的創傷許多時經過長時間也未必能完全痊癒。有些人會受昔日的傷痛纏擾,一直無法走出陰影。當目睹身邊人所受的痛苦,即使我們未必能身同感受,至少可以多點理解。處於痛苦之中的人,也可以藉認識創傷而進一步去面對。

解憂舊書店:Eviatar Zerubavel 《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

攝影師透過作品呈現苦難的人,像是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但大多數觀眾除了口中說同情,有些人甚至看得太多而麻目,失去了作品的義意。Susan Sontag 所提出的「旁觀他人之痛苦」的概念,是想人反省當看到他人的痛苦後,該作何等回應。這令我想到讀社工時學習同理心,永遠不能說對受助者說明白的痛苦,而是要切身處地去感受和了解他的需要,從而給予支持和支援。不要說到Sontag所提出的殘酷戰爭,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充斥著許多他人之痛苦,但大部分人知道了,又如何?最近發生五歲女童遭虐殺事件就是例子。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說,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個好人嗎?介紹《沉默串謀者》,作者是社會學大師,本書是關於集體沉默的一本完整研究著作,分析了各種「沉默串謀」的社會現狀及所帶來的不幸後果。惡人的劣言壞行固然可憎,好人視若無睹的緘默更可怕。不是每個人都要當社工或鬥士,但至少不要成了沉默的共犯。

田園書屋:叔本華, 伊佐義勇, Team バンミカス《叔本華的幸福論:一堂慾望與痛苦的思辨課》

人生苦短,我們總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擺動,在如陀螺般打轉的人生中,我們該如何咀嚼出幸福的苦甜滋味?號稱史上最毒舌哲學家的叔本華,將透過這本精彩的漫畫,向世人展露他一針見血、字字誅心的智慧箴言:「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就連在獨處時,都能在自己的思想和想像中自得其樂。」

這部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漫畫,精煉出叔本華哲學的核心論述,並將其圖解與故事化,提供不同領域的讀者,也能用最輕鬆有趣的方式,一窺這位傳奇哲學家的內心世界。對社會大眾來說,叔本華逼視人性般的語句之所以能夠引發強烈共鳴,關鍵之一在於他有著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人生歷練,使其看透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嫉妒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