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生死的「世界第一健筆」— 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五十一)
兩年前,《信報》創辦人林行止,獲「健力士世界記錄」確認為「全球連續撰稿時間最長的報章專欄作家」,未計其他筆名之作,由 1973 年至獲頒證書一刻,期間未休假超過一個月,連續 45 年 240 日,寫下 1.1 萬篇專欄,合共逾 2,000 萬字。
近期林先生久未發表新作,有人懷疑他已封筆。筆者卻不以為然。一個爬格子已成習慣、筆耕超過半世紀、在香港無出其右的評論家,除非身體狀況不許可,否則,要退出文壇,又怎會無聲無息,不向讀者交代,好好話別,替其寫作生涯畫上完美句號呢?
本周二(11 日),林先生久休復出,釋開長期讀者的疑團。他透露,自己曾「手捧孟婆湯在奈河(何)橋前徘徊」,「二度感到氣若遊絲,以為生命已到盡頭」。過去絕少談人生,今天卻有感而發,引述哲學家 Thomas Nagel 的觀點,慨嘆死亡令死者「一舖清袋」,與中國古諺「人死萬事空」並無二致。跟書本理論不同,他這次是要分享死神擦肩而過的切身體會:想到自己死後,世界運作如常;又想到住院期間,親人貼身照顧,無微不至,有「禍福」雙至之感。
迎向死亡,人往往會認清甚麼最重要 — 筆者思索多年,明白到,就算遠離鬼門關,如果心靈敏感,移開障目之葉,撤除「我一直會活下去」的想當然前提,那便會盡力避免浪擲光陰在無謂的事情上。當然,每個人對「無謂」的定義不盡相同,但人只可活一次(有宗教信仰者例外),怎樣令生命盡可能豐盛和有意義,怎樣令人生中的痛苦減至最少,快樂增至最多,仍是多數人的共同願望。
可恨是,人的主觀意願很容易被現實世界扭曲或扼殺,看看我們的政治、經濟結構和制度有多畸形,年輕人有幾深受其害便知道。這絕非如港府國師王于漸所言那麼簡單,純粹是錢的問題。錢固然重要,但有錢不等於買到快樂,而活在今天的香港更慘,要做樓奴也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何況,就算做到,香港樓價已不可能像往時那樣翻幾翻,使人累積安享晚年的財富。供樓供到五癆七傷(除非住公屋,否則租樓更欠保障),到退休時,靠強積金捱不了多久,很快又要思量把物業按或賣出去,換取醫藥費和下半世生活費。一個不好彩,七除八扣,所餘無幾,捨棄了的,倒是人生中的自由和追夢的可能性。幾十年環繞一堆磚頭團團轉,除了幫大地主做牛做馬,並培養子女做下一代樓奴外,到底有何意義?
有人覺得,只要政府起多些公屋及私樓,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便迎刃而解。若放在十多二十年前的時空,或者有點道理,但放在今天,便大大看輕了問題累積多年的整體傷害,已失去對症下藥的時效,嚴重落後於形勢。先不要說中美關係已質變,不要說量寛多年有巨大後遺症(全球多地政經動盪),不要說 AI 失業潮蓄勢待發,香港本身人口老化,整體健康因過勞而造成沉重的醫療成本,再加上政經大環境劇變的衝擊,現在還以重建甚麼置業階梯為號召,推銷明日大嶼及公私合營,只說明權貴階層對聯合國的警告視若無睹。聯合國早已指出,房屋金融化是很多國家貧富懸殊、民不聊生的禍根。(請參考筆者的〈從聯合國的角度看香港問題〉)
把房屋主要看成商品,打擊租客、用戶及小業主的基本權利(請看看市建局多年來的惡行),市民無論有多慘,還是要接續不斷地向大地主繳交高昂的地產稅(一碗麵的價錢有幾多是租金?)— 而主流經濟學者毋視現實,一味吹捧香港的簡單低稅制,反對任何改動。客觀效果上,地產和金融的既得利益集團一面扮演政府角色日日「抽稅」,一面又盡享低稅及避稅、逃稅的好處,一來一回幾十年,香港的財富怎會不集中在小撮人手上?普羅大眾無法分享到經濟成果,無法有充分多的選擇實踐人生(人不是只有買樓做「港豬」一途),又如何可以活得有尊嚴,活得精彩?
早在 2007 年 10 月 24 日,林行止在專欄首次道出經過深入反省的心聲,主張香港企業應盡多點「社會責任」。因為,他耳濡目染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乏公義、資本家用盡方法「勾結」專業人士逃稅避稅以至為本身利益不惜「干政」。貧富兩極化日趨嚴重,他已察覺社會流動性不那麼順暢,年輕人出路愈來愈少。
七年後,2014 年 8 月 26 日,他在〈滴漏理論失效,貧富兩極深化〉的文章中說,「事實證明富裕階級擁有愈多,等於中產階級被淘空而下層人民更窮困。」他又指企業合併收購活動大增(這充分反映在股市興旺上)對經濟是強心劑,但不利提高就業率(整合合併收賺的必行步驟是裁員),結果只對大資本家和股東有利,加深貧富鴻溝,社會愈趨分化。
可惜,轉眼又七年,我們都沒有把握後金融海嘯的時機,撥亂反正 — 例如理念上,逐步減少房屋金融化的程度,開展伍美琴教授的城市策略規劃,而執行上,就整頓領展和市建局,並採納伍華強先生的解決香港土地供應「終極方案」。香港的經濟民生已病入膏肓,迎向國際政治板塊大碰撞的時代,試問我們的未來如何可以有樂觀的理由?
最後,借此機會祝林行止先生早日完全康復(但請不要太操勞),讓香港社會繼續有一把善良、睿智而清醒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