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社合作、遠程醫療、發展基層醫療:新冠肺炎下私家醫院總裁、公立醫生、社工、公衞人員談及重建社康系統的三個關鍵詞
【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本科生校友會】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本科生校友會於2021年4月23日舉辦名為「公共衞生議題探討講座系列:新冠疫情帶予重整香港社康系統的啟示」的網上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教授、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主席馬仲儀醫生、醫護行者社區發展經理暨註冊社工黎俊健先生,以及校友會常務幹事暨物理治療師羅凱君小姐,從不同角度討論新冠肺炎大流行對香港醫療體系的挑戰,以及當中重建一個可持續社康系統的機遇。
肺炎下,香港的醫療及社褔體系再次斷裂
新冠肺炎疫情除了是每日在新聞見到的感染數字以外,亦干擾了醫療系統的正常運作,四位嘉賓從不同面向分享了在這方面的一些觀察。馬仲儀首先指出,疫情令醫院暫停探訪安排,令家屬探病和照顧病人的機會減少,病人的心理素質有所下降,或有機會影響病人的治療進度。除此以外,部份病人會因害怕感染新冠肺炎而抗拒前往醫院、社區服務暫停等原因而放棄治療,因而影響康復進度。羅凱君補充指,不少病人的社區資源均在疫情下暫停供應,令病人得不到適切的照顧,例如獨居長者的上門派飯服務暫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容易令長者出現失能,一旦入院之後便一直因病情反覆而無法出院。
馮康認同社區照顧在疫情之中出現斷層,並舉例指出社會福利署的社工需要在家工作,無法跟進精神科病人的病況,而上門派飯服務即算未有全面暫停,亦需改為病人自行到中心取飯。因此,如何令基層醫療服務能夠在疫情下於社區幫助慢性病人便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馮康指出另一邊廂在醫院方面,大部份非緊急手術均需延期,這反而令部份病人例如癌症患者更快得到治療。
黎俊健就觀察到在疫情初期,社福界均擔心上門探訪會變成病毒的傳播媒介,因此很多社區服務都完全暫停,但這並不代表社福界在防疫工作沒有角色。黎俊健留意到有資源既人更容易保護自己,例如懂得上網訂購口罩,但基層人士往往欠缺相關的資源和知識,因此社福界如何傳達這些簡單如正確戴口罩方法的疫情自我保護資訊,便變得十分重要。前線社工亦可了解基層會否欠缺預防物資,給予相應的支援。
醫社合作:重建以人為本的社康系統
新冠疫症浪潮後,公營醫療系統雖暫且回復正常運作,但遺落社區一籃子未曾解決丶未能解決的基層醫療問題,切切實實地擺在我們眼前,急切需要各位檢視及反思。馬仲儀比較香港和外國的情況,指出外國有較完善的社區醫療網絡,就算有隔離或封鎖措施,市民的個人醫療需要仍不會被切斷。反觀香港在疫情底下,最需要依賴社區資源的長期病患者及長者,卻未能得到政府體諒。其中一個例子是很多非牟利機構嘗試透過網上平台盡量維持服務,但社署卻不把這些項目納入該機構受資助的服務範圍,社工變相做義工,大大削弱了社康機構維持服務的誘因。其實反思政府投放醫療資源的政策,應該以人為本,即著眼於受眾能否得到所需服務,假如受惠者滿意,便應該給予資助。另一個應以服務受惠者的需要為中心的例子,是政府在疫情下開始發展遠程醫療服務,但一些基層人士可能沒有具備智能電話或不諳使用科技產品,便未獲保障,這些政策在實施時應該更有彈性,不能一刀切。
遠程醫療:疫情下面診的替代選擇
馮康認爲,以往公營醫療系統假設緊急狀況只短暫出現—例如沙士和流感高峰期,公營系統只要集中調動資源應付,暫停非緊急服務,就能應對情況。然而,新冠疫症已維持一年多,短期抗疫措施似乎不是紓緩醫療系統問題的可持續良方。香港公營系統需未雨綢繆,順疫情之勢,進行改革,例如發展遠程醫療服務(telecare)。雖然遠程醫療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醫療服務,但發展遠程醫療有不少潛在好處,除了為病人提供便捷服務外,亦有助提高服務質素和效率。可是在爆發疫症之前,香港發展遠程醫療的步伐比其他國家緩慢,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已經純熟地透過電話對話直接跟進慢性病病人情況。馮康指儘管在疫情之下近期香港遠程醫療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但推動其長遠發展,仍需要有賴各方面的配合,包括為其醫療應用訂立更明確的指引。馮康亦樂見近來遠程醫療在私營市場有突破,舉例指出現時有不少保險公司開始將遠程醫療列入受保障範圍。
羅凱君同意疫症肆虐的物理限制下,網絡的一日千里趨勢推動出遠程醫療的發展,好處是有助建立病患及其家屬照顧自己的資源平台。但是現時遠程醫療服務尚有很大瑕疵。她舉例有一次有一個年長病人想在智能手機上安裝香港醫管局的智能程式,以便在家中也能參照影片做運動,唯安裝程式過程對於欠缺操作技巧的病人難關重重:登記電子郵箱、手機短訊確認、再建立個人帳戶等等,整整花費了 45 分鐘時間,最後竟收到家屬投訴浪費了治療時間。她認為,時代趨勢不代表能夠配合受眾所需,若不以病人角度出發很多措施都是有名無實。港府施政向來是從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 每年大部份醫療撥款都是流向醫管局,基層醫療資源不足,就算近十年醫療界已有共識要打好基層醫療系統的地基,很多措施仍然是從公立醫院或第三層醫療系統(tertiary care)出發,底層的聲音往往未能傳遞上施政層面。再者,一般大眾的認知是仍然停留於醫院層面的醫療服務,未能從政府得知適合自己的社區層面社康資源,故往往習慣向公立醫院尋求服務,故其醫療服務需求未能得到顯著舒緩。
基層醫療:從社區出發,提倡預防疾乃長期抗戰
黎俊健亦指出,新型肺炎疫情除了帶來挑戰,同時亦成為社區工作者將健康議題帶入社群的機遇。「以往進行社區工作時,偶爾遇上街坊表示,健康未必是自己目前優先要處理事項的情況;但在疫症時期,很多街坊也會較以往重視健康。」疫症亦令黎俊健感受甚深,「這次新冠疫症教會我們預防勝於治療,簡單如一個口罩就可以保護自己。」其實社區處理慢性病的方向也應以預防勝於治療為前提,避免病人跌入長期病的無底洞。對於醫療資源只投放於醫院對抗疫情,其實有很多其他地方也需要資源預防疾病,例如餐廳可提供口罩予食客、社區中心可供量度血壓等等。另一個從社區出發實施健康措施的好處是可以從社區層面知道基層醫療問題的脈絡,例如大眾餐廳多鹽少油、社區欠缺運動空間等,如果可從根本性問題著手就可以大大減低公營醫療負擔。
小結
要在社區解決醫療系統問題,各個界別勻有角色。先談基層醫療架構,馮康教授及馬仲儀醫生質疑現在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效用,只能分擔少部分的公營系統壓力。近來成立的首個基層醫療中心—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卻在疫情下停止服務,未有發揮應有作用。政府在基層醫療需更有勇氣探索新的協作模式。另外,醫社問題是一個整體,無法單靠一方解決。相對二十年前,馮教授認爲社福界所提供的服務趨向完善。惟人隨着人口老化不斷增長的慢性病防治,醫社合作更顯重要。現時一些非政府組織在疫情資訊發放中,做了不少工作,例如製作懶人包,利用簡單語言向大衆傳達訊息。社工黎俊健先生補充,醫社需要更多橋樑連繫,例如資料共享,才能以醫療數據評估社區項目的效用。另一邊廂,誰主導基層醫療也值得深思:公共衞生專才、前線醫護,抑或者社工,才最適合在醫社接軌擔當角色?作為有公共衞生背景的物理治療師羅凱君相信,公共衞生專才擅於以宏觀角度分析問題,解決系統需求,為社會把脈。不過,現時香港公共衞生人力不足,定位不清,專業未受認可,更造成公共衞生畢業生就業障礙,無法投入公共衛生之實務工作。雖然公共衞生專才至為適當,但要有效發揮角色,統合整體健康規劃,還需要系統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