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早前確認,其公司一名員工,在另一家承辦商檢測呈陽性,但送往醫院後,4 次採樣均呈陰性,事件至今淪為「羅生門」。衞生署今日(15 日)表示,轄下化驗所及港大再作樣本基因分析,發現樣本是去年武漢初期發現的病毒株,與本地流行的病毒株不相似,因此認為病人並非真正染病,估計是檢測樣本受到污染。

但負責檢測的「安球醫學化驗所有限公司」回覆《立場新聞》稱,化驗所近一個月只驗出一宗初步陽性,不可能是受到其他陽性樣本污染,且化驗所只是使用完整的病毒株中,一段極短的基因片段,強調化驗所不會導致樣本假陽性。華大基因亦表示,從沒使用原武漢病毒株作為參照,員工亦從未進入實驗室。

樣本屬武漢病毒株 與本地流行病毒株不同

衞生署今日在疫情記者會上主動提及事件,表示由於本地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本地個案,因此希望得知該人士是從何感染,便將病人的病毒基因送往衞生署化驗所及香港大學分析,發現病人病毒樣本的病毒株,與本地流行的病毒株不相似,反而接近去年武漢初期發現的病毒株。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衞生署化驗所再作其他的基因分析,認為病人「唔似一個真正染病」,估計其樣本受到污染,但「點樣污染有待研究,搵專家分析一下。」她續指,現時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檢測均陰性,亦沒有病徵,當專家分析完成後,若確認是污染樣本,會刪減該個案的確診編號,及會安排相關密切接觸者回家。

張竹君亦解釋,病人入院後,其因接種疫苗而產生的抗體呈陽性,但感染病毒才會產生的抗體呈陰性。

安球:近一個月只驗出一宗陽性 不可能受污染

負責檢測的「安球醫學化驗所有限公司」回覆《立場》稱,過去近一個月以來,化驗所只測試出這一宗初步陽性個案,強調「與該陽性樣本同一日其他樣本均沒有出現陽性結果」,因此認為該樣本受其他陽性樣本污染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今日向《明報》及《HK01》表示,由於檢測時需要有陽性對照(positive control),一般會用武漢的原始病毒株做對比,估計因此武漢病毒株污染到其他樣本。就此安球表示,化驗所亦非使用完整的病毒株,是在超過 27000bp 的完整新冠病毒核酸中,一段不到 100bp 的基因片段,重申化驗所「不應該是導致該樣本發生任何假陽性結果的源頭。」

潘烈文:相信與安球無關 籲從上游調查

潘烈文回覆《立場新聞》時表示,港大化驗所驗測到的武漢肺炎病毒株的基因片段,是遠超過 100 bp,因此已能確認並非與安球有關,亦即樣本未進入化驗室前,已受到污染。他續指,在採樣個程受污染的機會亦極微,解釋因採樣工具是經過消毒及密封處理,且社區亦不可能仍殘留武漢病毒毒株,「呢個情況相對係相對之低,大既一年見唔到呢種病毒。」

潘烈文認為,應繼續從上游找出樣本受污染的原因。被問及會否該員工在華大基因吸入病毒株,他則指要研究該員工曾進行甚麼工作、出入地方等,暫時無法評論,需留專家進一步調查。

華大:從無使用武漢病毒株作為參照

華大基因回覆本網指,進行核酸測試時,一直使用合成基因序列作為「陽性對照」,從沒有使用原武漢病毒株作為參照,有關員工也從未進入過新冠檢測實驗室,不可能在華大基因受到「陽性對照」感染。

華大又指,170 名員工及訪客上星期到非華大營運的檢測中心接受測試,全部結果為陰性,認為反映了無人在華大的工作環境,受到陽性對照或者病毒株的感染。

衞生署曾指非假陽性個案

早於本月 6 日,華大基因晚上發聲明,指一名 29 歲員工 4 月 20 日已完成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本月 4 日到元朗安興街遊樂場的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翌日獲悉結果為「陽性」;但病人入院後,醫管局曾進行 4 次檢測,結果皆為「陰性」。

同日晚上,負責化驗該樣本的「安球醫學化驗所有限公司」,表示已經徹底檢查採樣站及化驗所的流程與相關樣本的處理,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強調所有採樣及檢測人員都經過充分培訓流程,並嚴謹執行每個步驟。衞生署在翌日就事件解釋,認為由於病人早前已完成接種疫苗,疫苗產生保護作用,因此其病毒量極低,相信並非「假陽性」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