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立叔,也悼念他代表的那個在進步的時代
《沁園春.敬悼立叔》
杯汝來前!敬此芳魂,念此形骸。記亦師亦友,明心洞火;不慍不戾,貫耳鳴雷。社政興革,民權事業,功澤不容青史埋。英靈去,正世道沉變,能不痛哉!
君如鳳翮龍媒,已拓始啓後無疑猜。看窮塞前代,民智開導;淪垮此日,政暴成災。夙智長存,風懷常慕,願承遠志酹此杯。典型在,縱騎鶴仙駕,垂範將來。
(注解 — 「鳳翮」:指鳳凰的羽翅。比喻傑出的人或傑出的才幹。「龍媒」:即來龍之馬。指能引龍出現的天馬,所謂「今天馬已來,此龍必至之效也。」比喻其出現能帶來好事。也指駿馬,比喻才俊。)
4月10日早上,收到訊息說馮可立先生(立叔)那天早上七時左右在睡夢中過身了。當時感到很難過,也有點意外。三月底時,他還傳來訊息,說自己在醫院康復中。隨後,為他的紀念冊寫了一篇悼念文章。然後又薄盡棉力,校閱了記念冊內的部分文章。過程中,由頭到尾看了一次其他朋友及前輩寫下的點滴,因而越發明白,值得我們悼念的,除了是立叔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之外,還包括了他代表的那個時代。
不能說那個歲月很美好,但那個歲月起碼沒有現在我們面對的這個年月醜陋;那個歲月起碼在進步。當面對今天這個社會似是無休止地向下沉淪的現況,這個逝去的時代更值得我們懷記。我懷念立叔,也懷念立叔低調而不平凡的人生所代表的那個時代。那是一個香港社會在進步、在開拓、在矛盾中變得更合理、在各種爭議中逐步建立一個較為講道理的制度及行政機制、在民權觀念冒起的過程中把公權力的行使放在陽光下的發展過程。那確實是一段值得香港人懷記的歲月。
立叔無疑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是整個演變的持份者。他也是這個過程在特區年代逆轉倒退的一個見證人。70年代隨着政府在各個政策範圍的介入加深,也隨着公民意識及政治意識提升,又隨著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利益分歧與觀念多元,整個社會的政治互動及政府的行政需要作出應對。政府需要換腦,要調整。這不會自然出現,也不會純粹自發,需要有人吹哨,有人點火。立叔顯然就等同上古神話中盜取息壤讓世人得以治理洪水的鯀(大禹的父親),又或者是希臘神話中為世人點起火種的普羅米修斯。他透過組織居民,帶領具社會行動及具抗形式的活動來爭取民權,擴闊了包括政府在內的整個社會對人權及自由的視野。他雖然變成了首位被檢控入罪的社工,卻也成為政府的布政司也要接見及解釋政府立場的對手。他促成了社工總工會的成立,成為社工專業化的最早推手。在不同的政策範疇的介入及倡議,立叔推動了香港政策的理性發展,令社會發展得比較合理;而在基本人權、福利權、住屋權等方面的拓展,以致爭取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的人權保障,立叔都曾經作出了努力。殖民地政府在1980年修訂公安條例,顯然也要肯定立叔的貢獻。多年來,他就是以低調的行事作風,鍥而不捨地推動也加快了香港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一個能夠在不完美中求進步,也願意改進的時代。
立叔點火的時候,我還是個中學生。1979年的時候,正為自己的升學及畢業出路思考,開始對社會工作這一個當年還未被確認為專業的行業感到興趣。正是那一年,發生了油麻地艇戶事件,也知道有社會工作者被拘捕檢控。那可能是我與立叔神交的開端。事發的第二年,我便進入了中文大學修讀社會工作,也對立叔本人及當年他主理的社區組織協會開始有認識。往後幾年,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與立叔碰頭,但說不上有什麼交往,但對他在各方面的工作都開始有認識,也十分認同。對我來說,雖然間接,立叔仍然是此後個人工作與事業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啟蒙。
後來,立叔加入了中文大學,我也在另一所學院執教,與立叔開始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在社會保障學會的很多事工上,我們是同道,是戰友。立叔是我的前輩,也是我的工作夥伴。這些年來,立叔於我始終是亦師亦友。立叔雖然長期從事福利及人權的相關的工作,但他的品格溫和,待人有禮,從不以長輩自居,這一點也不用多說了。
為立叔準備的紀念冊撰文寫下感想的,不少都是跟立叔一樣,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曾經在上屆特區政府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的張炳良教授是立叔的好友,他的悼念文章中有這一句:「我輩人生旅程上,一個年代過去了,往事只能回首。」立叔的離去,確實標誌一個時代的過去。曾經多年擔任社工總工會主席的麥海華先生在他的悼念文章說:「可立的離世,可能也象徵一個和平抗爭時代的終結吧!」這確是令人十分唏噓感慨的。 兩位雖然沒有說明,但今天這個局面孰令致之?香港社會如何背叛了幾十年來的文明進步?誰應該為此負責?這些還不夠清楚嗎!
過去幾十年,在立叔那一輩人孜孜不倦打拼下,香港社會經歷了一個文明進步的過程。整個社會曾經朝着理性的方向進步發展。但到了近十多年,一切仿似在逆轉。曾經推動文明進步的立叔眼見這個情況,難免是有所感觸的。過去幾年來立叔在Facebook的留言,也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對這種情況的失望與不滿。
但立叔始終沒有因此而表現頽唐,而是不失本色,繼續不亢不卑地為我們提供意見及分享他的觀點。立叔的個人生命停下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還記得在2011年時,我們去到清邁出席亞洲社會保障圓桌會議。有一晚,一班人外出吃飯。不知誰播起了Joni Mitchell 的名作 The Circle Game,歌詞講週而復始循環的人生。立叔原來很喜歡這首歌,還情不自禁地一邊吃飯一邊唱起來。
在個人層面上,人生有時而止,但作為一個整體,每一個人生在依循自然規律循環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追求進步,要推動整體社會的發展,也可以傳揚人生與人性中的美善。相信很多認識立叔的朋友都會跟我一樣,會記住立叔這個典範,香港社會也會記得立叔對我們個人的啓發及對這個社會作的重要貢獻。他從事社會工作,在那個年代開拓了很多新的方向。他就是我們及香港這個社會在開創及承先啟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橋樑。這個 circle game 不會完結,透過立叔其人生牽動的那個循環,給我們啟示,讓我們繼續環環相扣,令我們更有信心為克服今天的困難作出嘗試與努力。
這一、兩年,立叔的身體情況不太好,但仍然經常在Facebook留言作出提示和分享他的見解,啟迪了我一些未成熟的想法,澄清了不少觀點。去年中有一次,我們談到古詩詞,原來他也十分喜歡南宋時期的愛國詩人辛棄疾的詞。辛棄疾留下了600幾首宋詞,立叔全部都讀過。他告訴我,最喜歡辛棄疾的《沁園春.將止酒》(杯汝來前)。那是一闕十分有特色,既幽默,又不無諷刺的別緻詞作。那次我們談得興高采烈。喜歡辛棄疾的愛國豪放詞風,足見立叔仍然充滿人民社會的關懷,身體情況雖然在變壞,但始終沒有淡化他這種情懷。於是我把一套《辛棄疾集編年箋注》拿去沙田立叔家附近與他分享,還說遲些待他看完,可以找個機會一同讀詞說詩。今天立叔已經騎鶴仙去,他在社會福利上開導的方向,他向我們展示的風範,將會長期留在我們的心靈與記憶中,為往後的社會福利事業及社會工作發展作出啓示。作為後輩,願嘗試以他最喜歡的這首詞的原韻,向立叔表達我的崇敬與哀思。
附: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棄疾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