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獎】基層男校出良師 陪伴感化救回企跳學生、創嶄新教學法 伍少梅中學兩師獲嘉許
這是一間擁有西式咖啡廳、動物溫室、 AI 編程室、藝術長廊的中學男校,門口擺了一座裝置藝術,象徵意思是「你有得揀」。單看排場,或以為這是私立或直資名校。
但翻查網上討論區,才知這間葵青區中學廿多年前「精英雲集」,被網民戲稱為「武館」,「我都知道好多小學老師會勸學生,千其唔好入伍少梅」,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的校長李建文笑著回想,過去曾「Cold call」小學校長帶團訪校,對方一聽到「伍少梅」三字,即斷言拒絕。
李建文上任後積極改革,今年該校有兩名老師獲得嘉許:中文科主任吳嘉恩、生物科主任黃瑋俊,分別獲得司徒華獎「好老師」及「新晉老師」。
吳嘉恩在伍少梅中學任教 10 年,指很多學生來自劏房戶、新移民或非華語家庭,有學生患過度活躍或自閉症,或因不善自控而誤傷老師。吳嘉恩也遇過學生有輕生念頭,企跳一刻聯絡,她急趕至勸導,救回年輕生命。
她回憶當日引導學生離開天台,原來全憑問一句「肚餓啦,一齊去食嘢碗粉?」感嘆學生從來只希望有人陪伴。今天,曾萌死念的學生已畢業升讀大學,反客為主下廚宴請昔日良師;談到此處,吳嘉恩禁不住笑說:「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老師」。
以「陪伴」感化:學生只望有大人陪伴
吳嘉恩大學修讀教育,畢業後卻在賀卡出版社任編緝,因不想終日面對行政文件,才重回教學本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伍少梅中學擔任教學助理。她說,當時老一輩的老師會命她,「肥妹,拎個羽毛球拍落去同學生打!」她回說不懂打羽毛球,老師便答:「攞個拍落去,就有人教你打㗎啦!」
前輩教她,陪伴學生才可以了解學生。儘管外人愛以「武館」形容學校,但一談及「跩學生」一詞,吳嘉恩立即澄清,「其實年紀咁細,好少真係有跩學生。」
然而她憶述的難忘事,似乎件件觸目驚心:有學習障礙學生開早會時攤在地上,她嘗試扶學生起身,對方卻突然放手,令她整個人跌倒受傷另一次有學生突然缺席,吳嘉恩上課期間,卻收到對方傳來身處天台、雙腳懸空的照片,吳立即放下工作,與社工趕至。
「當時個心真係離一離,坦白講,我做老師都係想教書啫,無估到要處理呢類事件」,吳回想事件時也「眼濕濕」。她說,當時社工認為學生出於信任老師才主動聯絡,遂建議她裝作輕鬆,邀請學生一起「食碗粉」,想不到學生竟為了陪老師「食粉」,願意重返安全地方。
吳嘉恩說,曾經有學生問是否認為他很懶、很壞,最後再問她:「咁你咪係會𨂽底我?」她頓然明白,學生其實一直只希望得到大人的陪伴。
今日,曾打算輕生的學生成功入讀大學中文系,與其他畢業生一起宴請吳嘉恩,吃他親手煮的飯菜;曾經誤傷吳嘉恩的學生,如今在課堂上也變得配合。
「曱甴說明文」
除了用心陪伴學生,吳嘉恩對教學也絞盡腦汁。不少學校會沿用出版社教材,加上老師忙得焦頭爛額,未必另花心思製作校本教材;然而面對校內有學習障礙、非華語背景等學生,吳嘉思與中文科組合作,針對非華語學生所需,自行制定校本教材。
吳嘉恩再舉例指,中文科說明文一向是「零收視」,三年前忽發奇想,與生物科、今年同奪「新晉老師」獎的老師黃瑋俊合作,嘗試利用不同品種曱甴吸引學生,教導如何寫說明文。她笑言男生對昆蟲較有興趣,但中文科一眾女教師就受盡驚嚇。
「整校本教材好花費時間,有時成功,以前都有過唔成功嘅例子,唔得咪再調整。」今次應該稱得上成功例子,這班中一學生寫的說明文長度,由普遍的一版紙增至三版紙,吳笑說:「我覺得幾成功啦。」
設施多多開學生眼界
伍少梅中學大堂有一間西式咖啡廳,有仿霓虹燈裝飾、懷舊卡座,學生可自己沖咖啡喝。吳嘉恩說,入讀學生都比較貧苦無依,當中很多人有家庭問題,以她負責的班別為例,約 9 成人居劏房,也有不少是單親家庭、新移民或非華語家庭。
她說,中文科寫作需要有一定閱歷,家庭背景或許限制了學生眼界;因此不要小看這小小咖啡廳,至少可令學生感受其他社經地位的生活。
咖啡廳之外,校內有一個「生態實驗室(Eco Lab)」,由司徒華獎「新晉老師」得主黃瑋俊領頭興建,裡頭有兩棲類動物、有機菜、水耕機等。黃畢業後即入職伍少梅、至今三年,他坦言當初不清楚學校風格,「見工前 search 過吓咁」,入職後發現校風意外地自由。
入職不久,黃即與中文科合作上文提過的「曱甴說明文」計劃,校長則邀請他一起把別人捐出的廢棄倉庫,改造成一間溫室。校長李建文坦言,因學校開班不多、資源亦有限,「我入嚟時都係一蚊都無」,唯有東找西找,有時爭取基金支持興建 AI 編程室「iLab」,有時則尋找平價方案創造新方法。
於是,這位初出茅廬老師便開始研究生態實驗室需要的燈光、領養適合物種、機器條件等,到今年終於落成。黃瑋俊回憶,學生原本稱不願答應幫忙看顧,但當龜、蛇逐一到埗時,學生竟自動自覺清理籠內糞便,一看到他即詢問新動物成員的狀態,笑言,「見到我都唔關心我,剩係關心佢哋(實驗室內兩棲生物)」。
訪問期間,校長透露曾計劃養蜜蜂,但黃瑋俊研究後認為附近沒有花林有困難,但校長仍不想放棄:「我哋總有一日會成功養到蜜蜂!」
「愛的教育法」
受訪期間,兩位老師常將「愛」字掛口邊;愛護學生,不應限於校園內。
黃瑋俊分享,曾有一名中三學生總是遲到早退,功課表現亦不好,了解後才知道他與父親關係不好,不過他很有沖咖啡的天份,更參加了學界拉花比賽。學生邀請已另有約的黃瑋俊觀賽,黃於是重新計劃行程,再特意走到馬灣一處無車可到的比賽場地,徒步 20 分鐘到現場,只為一睹學生拉花姿態。
黃說,學生因為「錫佢」才邀請他,又重提吳嘉恩說過、學校提倡的「愛的教育法」: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愛老師。
吳嘉恩說,老師不應只是在學生欠功課時記過,「份功課根本唔重要,重要嘅係個學生,係點解佢會欠功課。」她認為老師要完成的不止是「工作」,而應該努力達致「使命」,冀未來也一直做到「陪伴學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