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杰死因研訊今( 17 日)踏入第 6 天,兩名負責拯救死者的消防員先後作供,其中總隊目廖寶迪形容,死者「非常猛烈」地掙扎,以致 4 名消防員合力,仍無法捉實他。他觀看現場片段後指,當死者上衣被扯爛,開始往下墮之際,曾嘗試用手捉實棚架,雙腳凌空,但最終墮斃。

死者大叫:「走開!」

中區消防局總隊目廖寶迪供稱,他在 2019 年 6 月 15 日下午 4 時許接報到場,其後應談判專家要求,撤出圍封範圍外,以免刺激死者。約 8 時 50 分,廖看到死者突然爬出工作平台,遂與隊員一起上前了解,同時談判專家行前。死者見狀喝令:「走開!」廖於是後退一至兩步。此時,談判專家繼續進行遊說,並問他需否警方或消防協助,惟死者仍然著他們離開。

廖見死者有伸展動作,貌似開始疲累,於是決定展開拯救行動。廖和隊員徐煒烈當時身處東面花槽,他們先與對面的兩名隊員打眼色,繼而點頭示意,再從兩側慢慢接近死者。廖問他是否感到疲倦,建議「不如企返上平台先?」並嘗試捉著他的手腕,但被掙脫。廖隨即往下望,發現死者雙腳凌空,搖搖欲墜,很快便墮下去。

廖補充,當時死者所倚靠的棚架不穩固,且其身處的位置危險,加上他貌似開始疲累,又未能確定他會不會跳下,故在這個緊急情況下決定接近。

片段顯示死者墮下前曾捉棚架

現場新聞片段顯示,4 名消防員一湧而上,嘗試捉著死者,徐更一度觸碰到死者的左手,惟隨即無故鬆開。接著死者的上衣被扯爛,他便開始往下墮,其間疑嘗試用手捉實棚架,但最終墮斃。廖稱不敢肯定徐當時捉實了死者,但見死者曾捉著棚架。

廖指出,一般來說,同類事件中,事主通常會作出不同程度上的掙扎,但死者的掙扎及反抗可謂「非常猛烈」,談不上願意配合拯救行動。廖續指,假如死者不作猛烈反抗,相信 4 名消防員是可以捉實他。被問到會否覺得死者不想被拯救時,廖坦言很難作評論,只能說他有機會跳下來。

庭上今早亦傳召消防隊長王仕賢作供。他指當日到場與督察梁宇熙溝通後,決定除在地面張開救生氣墊外,亦會在死者身處的平台設置兩個穩固點,以進行高角度救援,相關準備工作在下午 5 時完成。王隨即要求警方談判專家到場,獲告知談判專家已在途中。

消防隊長:手持鎅刀構成「武力威脅」

接近 6 時左右,警方、談判專家及消防共同商討對策。王認為,死者手持的鎅刀,對拯救者及被拯救者均構成極大的「武力威脅」,遂同意先由談判專家儘力遊說,若然成功令死者放下鎅刀,同時願意重返安全位置,消防才會上前協助。為免刺激死者,他下令所有隊員暫時撤出圍板外。

隨後的兩小時期間,王從警方口中得悉,死者似乎有 3 至 4 次接受警方及消防的方案,遂指示隊員作準備。約 8 時 50 分,警方聲稱死者願意在 10 分鐘後返回地面。未幾,街上傳來一陣嘈吵聲,有人大叫:「唔好呀!」他發現死者雙手環抱平台鐵架,身體部分懸空,認為有即時墜下的風險,故走向兩名談判專家,確保他們已穿上救生衣及扣上救生繩。

王欲上前協助死者之際,街上再次傳來嘈吵聲,約 5 分鐘後死者墮樓。他坦言,沒有看到死者墮下過程,亦不知道他何時放下鎅刀。

官質疑消防 4 小時內未想過拆欄

就氣墊擺放位置,王指曾與時任消防隊目陳志堅溝通,評估危險、時間等因素後,決定儘量貼近行人路擺放氣墊。死因裁判官質疑,死者在上面的平台逗留了 4 小時之久,消防曾否想過拆除行車道與行人路之間的欄杆。馮解釋,保守估計拆除一整排欄杆需時 50分鐘,一旦死者在消防員在拆除欄杆時墮下,恐怕會走避不及。

王表示,明白到氣墊與行人路存在一定空間,但氣墊只是防護措施,最重要是透過遊說工作,勸退死者。被問到為何氣墊只有一個尺寸時,他稱相信氣墊適合香港街道。


案件編號:CCDI-48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