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虹】

一新美術館正展出三十幅鄧凝姿主要於 2019 和 2020 年創作的畫作,有小品也有大幅。開幕當日,有幾位朋友笑言沒想到她如此勤力作畫,而且數量不少。這系列的繪畫,盡是風景,甚有驚喜 。

約十年前,鄧凝姿開始一種「臨摹」的實驗,運用數碼媒介把影像投射在畫布上,顏料落在投射出來的光影之間,重疊起來,有些模糊,把投影熄滅,就一目了然。在探索的過程中,她曾創作一系列以人物、街道、城市景觀、人和風景為主題的作品。若說人物、街景系列反映了畫家如何觀察和想像香港這地方的日常,是次展出的風景更似是她的實驗進程,也是自己內在的反映。《那地方》系列已擺脫了數碼臨摹的方法,是畫家對某地方的真切想像。

這批風景有鮮明搶鏡的色彩,也總有大塊灰灰沉沉的地方,連綿的山峰、樹木、石頭等景物的輪廓和紋理都用上粗黑的線條,有輕重濕澀。畫面不乏小橋和道路,令島嶼不至於成為孤島。畫家似乎滿有心事,顏色與筆觸之間有明顯反差。《那地方(三)》即使有明亮的黃橙與翠綠,她的筆觸有種凌亂感,時而用力不規則地塗抹,時而停頓,顏料沒了也不管。有時,她讓顏料在自然與刻意之間滑落,顏色與線條多次相互重疊交換,你會看到顏色嘗試覆蓋那幾何、混亂的線條,或小山峰狀、隨意的色塊;黑線條以不同形式輕重落在不同的色塊上,就算多大範圍也無法完全取代顏色。畫中故意留下這些細節,彷彿在訴說畫家作畫時的節奏和心境。

我們無法不把這些繪畫扣連着 2019,2020 年香港所經歷的一切,畫中的局部散發了一種心煩和不安,尤其那些線條有時接近繃緊或失控的描繪,那不是理想中寧靜安逸的山水,畫家以色塊和線條建構對某地方的想像,是逃避,也是面對的方法,她自言繪畫的過程有療癒效果,我看這些繪畫更似是畫家對時代、對自己的紀綠。

後記:離開一新,走到街上,迎面「Im in pain」的 graffiti ,很是觸動,在這個痛苦的時代,我們可以如何去梳理痛苦。

(所有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