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西九M+、藝發局、大館等多個藝文機構被中聯辦報系狙擊批評,令人憂慮香港的創作紅線再度收窄,時政題材恐成禁忌。藝文界人心惶惶的氣氛之際,大型藝博會本周開鑼,回應時代的作品會否從此絕跡?

2019 年 3月,「反送中」運動爆發前,當年大型藝博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和 Art Central 均展出不少涉及時政題材的作品,由香港六七暴動到台灣太陽花學運,甚至連「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互動裝置都容得下。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Art Basel 和 Art Central在 2020 年停辦一屆,來到 2021 年 5 月再次於香港會展開幕。兩屆之間,橫跨「反送中」到《港區國安法》實施等重大社會變遷,加上近月中聯辦報系狙擊藝文界,藝博會回歸似乎要面臨全新局面。 

Art Basel 展「黃之鋒鋁罐」

展會開幕前,Art Basel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接受《經濟日報》專訪被問及會否審查展品時,稱向來有藝廊代表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嚴選參展藝廊,確保參展藝廊及藝術家的質素,相信展品不會引起很大的爭議。」Art Basel 昨日(5 月 19 日)舉行預展,來自 23 個國家及地區 104 間藝廊的攤位中,鮮有發現政治題材之作。

唯有曾於「反送中」運動初期以「1970年代義大利情況更加動盪暴力」安撫客戶的畫廊 Rossi & Rossi ,帶來印度藝術家 Kesang Lamdark 一系列飲料鋁罐的雕塑作品。藝術家在罐底以鑽孔繪畫,置於光線下從拉環位置看進罐內,觀看圖像。全系列八個鋁罐,其中一個參考黃之鋒頭像,作品亦以「Joshua Wong」命名。政治人身雖然知名,但表達手法相當低調。

此外,Art Basel 場內未見有明顯政治題材展品。部分藝術家作品則呼應疫情,例如:安全口畫廊(Gallery Exit)帶來周俊輝新作《桂林街》,描畫深水埗封區的景像;德薩畫廊(de Sarthe Gallery)展出麥影彤二的《Home Sweet Home : Pandemic  Love 1》,繪出疫情下愛侶隔著口罩接吻的畫面;方由美術(Ora-Ora)則陳示章燕紫的水墨手繪口罩。

Art Central:疑似扮林鄭做《龍虎豹》封面

相對而言,Art Central 似乎較易察見含有時政意味的作品。藝途畫廊(Art Projects Gallery)今年繼續力推唐偉傑的標籤拼貼作品,其中有兩幅作品以小熊維尼貼紙為素材。以小熊維尼貼紙為背景,分別配上脫歐前英國護照和遊戲「天下太平」的圖案,作品吸引頗多觀眾拍照留念。問唐偉傑會否擔心「維尼貼紙」惹來爭議,他認為創作已經過幾層轉化,「咁都要搞你,呢度就住唔落人㗎喇」。

同場另一矚目之作,必然是雍廷序畫廊(Galerie Koo)一系列黃澤雄油畫作品。《小報系列》和《頭條系列》的畫作,分別以本地免費報及主要報章封面為主體,熟悉感十足。保留報頭,然後配上不同名畫做頭條,例如:八大山人畫的貓、Andy Warhol 的毛主席、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裡》等。不少觀眾停留駐足,觀賞細味,猜想咩報配咩畫背後的玄機,其中最直白定必是《專業馬訊》以鹿為封面。

「我求其擺㗎咋。」黃澤雄轉個頭,突然認真解說。他認為報紙是一種媒體,媒體價值在於裡面的內容。如果有一日,讀報如觀畫,只需看封面圖像的話,那媒體就已經失去原本發聲的價值——就像以前人們喜歡用報紙用來錶牆紙,有些報紙不會看,只會墊煲底。數數牆上作品,《文匯》、《信報》、《蘋果》、《東方》,沒有畫的報章就尚有閱讀的價值嗎?——「未得閒畫啫!」他強調,畫出來的報刊不代表沒有價值,批評並不針對個別媒體,而是普遍觀察感想。

至於《封面故事系列》則據於色情雜誌的封面加以創作。黃澤雄粉墨登場,親身打扮成名人,由拉登到耶穌、希特拉到金正恩,甚至疑似曾蔭權和林鄭月娥,然後再繪出「自畫像」——「我只係畫,我無講!只係你睇覺得係邊個,全部我都係畫自己咋」。他收起笑聲,又再次認真解說,香港現在雖然愈來愈多人做社會議題相關的創作,但社會氣氛卻是好多事情「不能做、不能說」,「好多展場會同你講,好敏感。好在畫廊唔驚死,真係好好人!」

雍廷序畫廊老闆顧素而(Cecilia)形容,黃澤雄不過是「講時代,講這一刻」。她又認為,這批作品能夠順利展出需要各方配合支持,「好多時,唔係你租個攤位就放咩都可以,但係大會好 nice」。畫廊交代參展藝術家和作品之後,主辦單位並無過問干涉。黃澤雄續指,此系列創作「得意風趣」正合當今香港,「好多嘢都唔做得嗰時,希望仲可以畫返兩筆。認真嘅嘢唔俾你做,咁咪做啲詼諧啲嘅嘢囉!」

兩場藝博會入場門票已經售罄,但公眾仍可於免費觀賞其網上展覽。

Art Basel

Art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