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言辭即使委曲曖昧,服務港人必須堅定不移
耶穌會神父周守仁獲羅馬教廷委任為香港教區主教後,他在記者會言辭婉轉,迴避政治議題,句句明哲保身,正顯露香港天主教會正面對史無前例的挑戰,必須作好準備,才能毋忘初衷,發揮正義與和平的信仰力量。
整場記者會最令人反感的是,周守仁神父拒用「打壓」去形容大陸官方強拆十字架,只表示「感覺係唔好」,但不清楚拆十字架原因。周神父是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竟然謙卑表示不知道 2014 年以來浙江基督教會被拆十字架的經歷,其中三江教會新堂更被夷為平地,教會長老被追究,控以「非法佔用農地罪」。博學如周神父對此所知不多,不是匪夷所思,也是莫名其妙。
面對大是大非,周守仁神父以抒發感覺代替是非判斷,也許出於本能反應,也許相信獨善其身,不去碰大陸宗教自由的問題,便可換取香港天主教會的歲月靜好。他也避免碰觸香港境內的紅線,當然不鼓勵市民違法達義,以非法方式紀念六四事件,但強調個人可在自己的空間繼續悼念,守住良知和信念。這番說話或惹怒深信和平集會無罪的信眾,但一個宗教組織領袖為免自己及信眾陷入法網,不失為務實、負責的做法,不過是否有失原則,則要拭目以待。
他認為每個人可以私下繼續悼念六四,完全合法。不錯,他鼓勵大家以合法途徑守住良知,是肯定悼念活動的意義,也肯定活出信仰很重要。不過,守住良知不僅僅是市民自己的責任,大家對教會領袖的期望,也不單單說幾句鼓舞人心的說話,而是教會須身體力行,率先擔起守護公義、守護真相的十字架。
首先,教會即使不同意市民參與警方指為非法的公開悼念活動,也可以盡其所能,不讓悼念者孤單。在六四前後,教會大可通過連串聚會,如祈禱會、信仰分享會、講道班等,以至其他活動如講座、研討會等,在教區五十二個堂區共九十多間大小教堂和禮堂舉行。全港市民可以化整為零,投入堂區紀念活動,以合法形式,一齊繼續悼念,守護真相,市民相信也可看到,即使香港前景不樂觀,教會依然不離不棄,發揮牧者精神,開拓更大的活動空間,為公民社會服務,讓大家互通聲氣,互相支持。
其次,就是陪伴和聆聽。周神父對記者強調,上任後他打算以聆聽及同理心陪伴年輕人,以真心對話團結社會。反修例運動以來,執法者嚴刑峻法,不少年輕人被法庭處以重刑,也有建制中人聲言放棄整代年輕人,但願新任主教堅定決心,行公義、好憐憫,特別是聆聽被忽略被鄙視的年輕人,支持他們重拾尊嚴和信心,提供機會給他們好好鍛鍊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日後貢獻社會。
其三是依照天主教的社會訓導原則行事。社會訓導原則是歷代教宗就社會問題而頒布的訓示,包括維護人性尊嚴及人權、大眾公益及團結關懷、改變不公義的制度、促進和平等等,都用於處理政治及社會矛盾,以尋求公義與和平。當原有社會秩序備受挑戰,核心價值飽受衝擊,教會更有需要秉持社會訓導原則與市民同行,以信仰力量凝聚民心,在迷亂的世代,激濁揚清,發揮社會穩定的作用。
眼下香港,政治及言論空間收窄,公民社會面對龐大壓力,天主教教區不能例外,但亦更顯得任重道遠。過去近兩個世紀,教區立足香港,一直通過宗教信仰、社會服務、教育機構以至其他渠道服務社會,與各階層建立廣泛而程度深淺不一的社會網絡。主教長期以來除了是思想領袖,教會更是舉足輕重的社會力量,若能貫徹初衷,奉行社會訓導原則,彰顯公義與和平,定有助於保存公民社會的底氣。
因此,新主教言詞委曲、立場曖昧、態度卑微,以免招惹風風雨雨,或屬於情有可原,但重要的是,在令人失望的公關辭令背後,教會要堅定地背負社會領袖的責任,在自主範圍內緊守社會訓導原則,壯大公民社會,也成為香港人可以憑靠的堅強堡壘。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