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的場域特定節目一直甚有口碑。今年選址北角東渡輪碼頭上層空間,由尹麗娟、伍韶勁、林丰、黃靜婷與張慧婷聯手,從也斯的文本出發,創作這個包括了文學、音樂、陶瓷、舞蹈、混合媒體裝置的《待渡》。

2/ 在現場你可以拿到一塊瓷片,上面的紙張寫了個電話號碼2729 2730,打去會聽到一段電影錄音,是一些人談未來談待渡的聲音片段。

3/ 另外,在碼頭的玻璃窗也印上一些有關等待的故事,據說當中有林丰也有周耀輝的文字。

4/ 《待渡》是一個沉浸式體驗的作品,長方型的碼頭空間四邊都有鞦韆式搖椅供觀眾安坐,搖椅牽引着尹麗娟創作的瓷片風鈴。

5/ 場地其中一角有濕潤的瓷土供大家寫下謎語,再投放到展場一邊注滿水的玻璃管之中。不想投放的話亦歡迎帶回家留念。

6/ 整個節目約半小時,期間舞者與樂手在長型的空間游走、起舞及演奏,偶與觀眾互動,而我看的一場(23/4,7pm)觀眾較內斂,未有回應舞者的互動。

7/ 林丰創作帶禪意的聲景像一雙大手將一眾藝術家的創作拱在手心,遞到觀眾面前。美中不足是頌鉢的聲音或因此未能突出。

8/ 林丰說這個聲景可以近乎無縫接軌地循環播放,非常期待JCNAP網頁能免費收聽。

9/ 在近鰂魚涌那個角落,也斯的詩《北角汽車渡海碼頭》逐句逐句投映在向海的碼頭矮牆內,配合被建築框住的碼頭海景仿如在看大銀幕電影。

10/ 讓我想起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1983),戲裏有一段初到大城市的青年(鈕承澤飾)和朋友打算去看電影,有人拿了他們的戲票錢,把他們帶到一座未竣工的高樓大廈,讓他們從未裝玻璃的落地窗俯瞰城市全景。

11/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1974):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 / 寒意深入我們的骨骼 / 整天在多塵的路上 / 推開奔馳的窗 / 只見城市的萬木無聲 / 一個下午做許多徒勞的差使 / 在柏油的街道找尋泥土 / 他的眼睛黑如煤屑 / 沉默在靜靜吐煙 / 對岸輪胎廠的火災 / 冒出漫天裊裊 / 眾人的煩躁化為黑雲 / 情感節省電力 / 我們歌唱的白日將一一熄去 / 親近海的肌膚 / 油污上有彩虹 / 高樓投影在上面 / 巍峩晃盪不定 / 沿碎玻璃的痕跡 / 走一段冷陽的路來到這裏 / 路牌指向銹色的空油罐 / 只有煙和焦膠的氣味 / 看不見熊熊的火 / 逼窄的天橋的庇蔭下 / 來自各方的車子在這裏待渡//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