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推測 4 歲男童樣本受診所環境污染 袁國勇:10 環境樣本皆呈陰性 男童求診當日無人打針
一名 4 歲男童上周六(15 日)確診,但入院後病毒及抗體檢測呈陰性,被懷疑為「假陽性」,其後經港大覆檢又確認為「真陽性」,造成不少混亂。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日視察男童曾求診的私家醫生楊超發診所,提出指診所有提供接種科興疫苗滅活服務,或因環境污染影響男童樣本,但傾向認為男童早於今年 1 月感染,惟沒有病徵。袁今(22 日)向傳媒表示,得知衞生署在楊超發診所抽取 10 個樣本,均對病毒呈陰性反應。
袁國勇引述衞生署的化驗中心結果,指在楊超發診所抽取的 10 個環境樣本,包括來自冰箱、注射台、利器收集箱、辦公桌、裝有使用過的針劑的垃圾桶,以及深喉唾液容器包裝存放處,全部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陰性反應。
袁國勇續指,得知楊超發為市民接種疫苗前後均會洗手,亦會戴上手套,形容他是十分小心謹慎的醫生,結果屬「意料之中(Quite expected)」。 袁國勇補充,4 歲男童到求診當日,並沒有市民在診所接種疫苗。
傾向認為男童 1 月時已染疫
4 歲男童是「真確診」抑或「假陽性」,連日來眾說紛紜,截至昨(21 日)晚,袁國勇提出三個可能性,包括懷疑男童樣本受診所環境污染,即當楊超發為其他病人接種疫苗後,手套的殘餘核酸污染深喉唾液樣本包中的表格,再污染深喉唾液紙杯。
另一個可能性是男童早在今年 1 月染病,檢測到的是殘餘病毒;最後一個可能性是男童同時感染到新冠病毒及另一款病毒,在病毒干擾下令病毒量低及沒有抗體。
根據袁國勇最新說法,現時已確認男童上周六求診的同日,醫生楊超發並沒有為其他病人接種疫苗,而檢驗結果顯示診所環境樣本全部呈陰性。
袁國勇雖然提出三大可能性,但他昨晚表示,比較傾向認為男童 1 月時已感染,但一直沒有病徵,體內間歇性有「復陽」情況。他補充,由於男童的病毒基因太少,無法排序完整的基因圖譜,預料最終無法找到答案,但相信本港個案已經「清零」。
男童 5.12 向楊超發求醫
4 歲男童居住何文田怡景大廈及石硤尾白田邨第 13 座,每周會有一半時間各在兩地方居住,他就讀何文田自由道漢師幼稚園(龍總) K1B 班,平日會乘搭 12 號綠色小巴、的士或 104 號巴士。男童 5 月 12 日最後一日上課,同日晚開始發燒及喉嚨痛,到青衣楊超發醫生診所求醫,楊給予深喉唾液樽,讓男童留樣本檢測。
袁國勇日前曾指出,男童其中一個居住地點白田邨第 13 座,在今年 1 月曾有病例,「佢(男童)係(住)1025 室,但一月,418 室有人(確診者)出現咗。」故估計男童有可能在一月時已感染,但一直沒有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