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發表網誌,指社署在 1991 至 92 年度財政預算開支為 55.2 億元,2021 至 22 年度則逾 1,042 億元,增加約 18 倍。羅續指現時社福開支已不限於社署的開支,也包括運輸署與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的優惠津貼,數字反映本港社福規模與 30 年前有天淵之別,但部分社福界人士希望政府恢復 90 年代或以前的社福規劃工作,是不認識歷史背景和穿鑿附會,亦不掌握不同資助制度的差異,認為有人不著重事實根據,只單憑感覺,令坊間流傳不少「common nonsense」。其實 IQ160 的局長是真的不明白何謂社福規劃,還是希望魚目混珠或轉移視線,讓市民以為只是部分社福界人士不明白社福規劃的新模式?

社福開支增加不等於已有社福規劃

羅局長認為社福開支比 30 年前增長了 18 倍,所以認為是有投放資源於社福需要。可是,先不說三十多年的通脹和失業問題導致社福安全網的支出增加,羅局長竟以社福開支增加 18 倍來魚目混珠,忽視沒有完善的社福規劃。社福規劃是需要於社福界進行業界諮詢,因應不同對象在不同地區和全港的需要,於規劃前與業界商議如何推行試驗計劃,之後會配合人口普查和城市規劃,制訂五年和十年的社福規劃,包括制訂相關服務的人手比例、服務檢討策略和服務恆常化的指標等。社福界最缺乏是地方,過往開展新服務時會考慮各區的發展。雖然政府於 2014 年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亦於 2017 年委託康復諮詢委員會籌劃《香港康復計劃方案》,但這種按服務類別檢討的策略,未能及時應對社會的不同需要。

不能逃避整筆撥款制度導致社會服務商業化

羅局長又指出取消長遠福利規劃、實施整筆過撥款制度及以投標制分配社會服務三者並無關係,只是個別別人用心或欠缺常識的社工的誤解,但只要細心回顧,特區政府自 90 年代中開始已經改變社會福利服務的價值觀,相繼推行上述三項政策,將福利規劃、服務監管、資源投入等社署應有的責任推向市場,以市場機制解決社會問題。過去廿多年的經驗足以證明市場機制解決不了複雜的社福問題,羅局長不要再推卸責任,應該重啟長遠社福規劃,承擔應有的責任。

給羅局長的忠告

當羅局長總有千萬個理由推說政府沒有做錯時,社福界總會有一天認為給予政府任何建議也是徒勞無功,甚至在各種政策下令社工變成「維穩社工」和唯命是從時,不會再從政策層面給予任何建議,更不會為服務使用者多走一步而犯險,甚至越來越多人只視社工為一份工作,那麼受苦的絕對是市民和弱勢社群,社會的怨氣也會慢慢累積。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