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 X Junior】香港每年有不少越野跑賽事,吸引一眾本地及海外跑手出戰。跑得快的又豈止得運動員,在六年前接觸越野跑的李易喬(Alan)、岑詠雯(Viola),慢慢由跑手半途出家涉獵攝影。擁有體能優勢的他們揹上一機兩鏡,跑到山上仍是如履平地,沿途如實紀錄跑手的故事。

李易喬(Alan)、岑詠雯(Viola)

全職為健身教練的 Alan,以及在知專設計學院教授動畫設計的 Viola,在 2015 年參加雷利衛徑長征的越野日征 30 公里賽,展開這對夫婦探索山野的開端。「我們在三十多、接近四十歲才開始接觸跑步,因此目標一定不是追求時間和冠軍。而且覺得時間並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我們認為只要輕鬆完賽,玩得開心便足夠。」兩人曾在十多年前熱愛滑水,並不時拍攝本地比賽,輪到跑山的新興趣,亦同時萌生越野跑攝影興趣,「別人都是想追第一,我們這些級數只要有張相留念已經好開心,覺得自己很型。加上我們又有相機,不如嘗試挑戰為其他人影相。」

隨大師學法 為相片帶來非一般意義

Viola 指最初他們在起點、終點及 checkpoint 拍攝俗稱「人頭相」,以單純記錄為主,後來認為只在一個位拍攝沒有新意,並嘗試從終點逆走拍攝跑手,為相片帶來一點不一樣。參加了居港英籍攝影師 Lloyd Belcher 的攝影班,成為他們攝影路上的最大轉捩點,Lloyd 曾經替《國家地理雜誌》工作,其紀錄尼泊爾山區女跑手的短片《Mira》,曾獲選為有山地文化、運動和環境的短片奧斯卡之稱的班夫山岳電影節世界巡迴影展作品之一,並有多年拍攝香港四徑超級挑戰(四徑)的經驗。Alan 表示其風格亦是受大師所啟蒙:「Lloyd 不強調運用技術,而是從紀實角度去拍攝,這個做法感染了我。運用技巧是一個攝影方向,但我認為新聞性首要目標,當中亦能結合藝術成份,有時很驚訝他能從別人想像不到的位置去拍。」

跑步難 攝影更難

本地越野賽由 10 公里至 100 公里不等,做跑手難,做攝影師可能更難。賽前他們會因應拍攝主題制訂計劃,以及器材清單,一般除了相機身,他們會帶一支廣角及一支遠攝定焦鏡,再加上水、食物及衣物便滿載整個 30 公升背包。雖然在賽事中有車手接送,但總不能覆蓋到整段山徑,還是要揹上器材跑上山,追趕跑手進度。

Viola 笑言已背負了「不計時間」的快樂宗旨:「以前只想輕鬆地跑,反而接觸攝影後才參加跑班練體能,但不是為破 PB,而是跟跑手的目標時間。如果想影冠軍跑手,我會預計他們跑每小時 10 公里,再早半小時到達目標位置等候。」至於前年的香港 100 越野賽,Alan 亦作出一些大膽嘗試:「拍完前置位跑手後,我跑到最後跟住後段跑手,一起從城門水塘跑完針草帽,拍他們很掙扎的狀態。」

岑詠雯攝影作品(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李易喬攝影作品(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Viola 談到她最喜愛的個人作,就是吳俊霆及羅楚健於去年除夕挑戰三日登上香港最高的一百座山峰,並攝於在黃昏從狗牙嶺跑下山的一刻。Viola 指兩人在挑戰三日前才收到邀請到大嶼山拍攝,但因為未曾實地考察,只能出發前只透過街景圖了解地勢。相片困難之處亦在於配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們要配合日落時間下山,亦要身旁沒人經過才可。另外香港的山較矮,很難拍到外國山巒起伏的感覺,那一張環境很像外國的大山,再加上黃昏的光令我很喜歡。」至於 Alan 在前年拍攝四徑的一幅作品,則為他贏得當年香港越野跑頒獎典禮的最佳年度越野攝影照片:「Nikki Han 是歷史至今唯一的四徑女性『完成者』(60 小時內完賽),前年她衝線後突然振臂大叫,令在場氣氛更高漲。雖然這照片沒特別技巧,但在紀實角度已言令我很滿意。」

奪獎過後,Alan 對於攝影一度感到迷失,「有一種交差嘅感覺。」因此他與太太 Viola 參加 Lloyd Belcher 另一個攝影課程,嘗試從了解攝影的價值、思考角度中獲得最切身的解答。他理解美學的基本並非在於構圖,而是攝影師如何理解事物的趣味性。由最初為身邊的跑手朋友留影,Alan 現時希望拍攝自己更感興趣的題材,或者在熟悉的事情上尋找新的理解角度:「在同一個環境之下,可以有更多的理解空間。譬如拍大帽山也不一定要影『白波』,如何在其他角度令人們都知這座是大帽山,都是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圖、文:李子正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Issue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