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俊賢(長春社教育經理)】

就在今期文章截稿前的星期五,我與幾位同事有幸以支持機構身份到青年學院(葵芳)參與職專文憑工商管理組同學所辦的商品展銷會。本地的疫情去到目前的情況,能讓展銷會以實體的方式舉行,除了要有點「運氣」,亦有賴學院上上下下努力,幾經變陣再變陣才成能事。

這個聯乘活動,是始於學期開始時一次雙方的腦震盪會議。原計劃中,我們機構只是負責兩節分別以「綠色營銷」與「綠色活動」統籌為題的客席課。其後,我們邀請學院學生參加我們不同主題的網上環保工作坊。這一系列參與也促使我們參與這次商品展銷會。當天我們除了提供「咖啡渣藝術」與「卡片套升級回收」工作坊讓大家參與,亦擔任商業組各銷售攤檔的評審,故此,展銷會亦少不了綠色元素。而這次展銷會同時也是兩個組別的學期末大 project!

經歷四個多月的準備功夫後,活動終來到實戰時刻,展銷會的物流、場內佈置、視覺效果製作與播放、音響安排皆由工商管理組同學負責統籌;商業組同學則分別開設多間「公司」,製作自家產品在會場親身銷售。整個展銷會的排場與成果,作為學生的首次,是相當專業。而我們評審過程裡中有機會跟商業組的同學交流,得知道他們在整個 project 中面對很多疑問,其中有:

  • 怎樣才算環保產品?是用途?是製作?是材料?(project 時間畢竟只有幾個月,同學們多只能從材料或產品的最終使用入手)
  • 產品要包含怎樣的環保訊息?是不是一定要強調它?(喜見有組別是以平面設計做主打,當中的環保訊息相當突出)
  • 材料成份天然就是環保嗎?(事實上,這同時也是不少消費者的疑問)
  • 什麼的產品包裝才恰當?(手作產品量少,環保包裝自資的成本相對很高,也影響售賣價錢)
  • 包裝袋若未夠環保,客人不也可用作日常收藏再用嗎?(但如何得知客人怎樣處理個包裝袋呢?)

對於這些問題,即使如我們作為商業門外漢,對產品生產細節未夠熟悉,也得要逐一分析與權衡去解決。製品未出台前,構思難免較理想化,但同學們經過一手一腳的實踐,就有機會學習「面對現實」,從中練習「找出平衡點」。

最近,有圈外朋友說:「今時今日做生意,單純賣知識賣意義已很難立足!」這個說法為我帶來不小的衝擊。畢竟,環教圈內的主流教育方式,「一埋位就談知識與意義」還是主調。環保教育來到今天,其實很難只停留在「嗱!等我話你知應該怎樣去實踐環保吧!」的層次(今天的受眾還期望這類方式嗎?去望望各大環保社團社交網的留言區,也許能找到參考)。

大(環保)原則說來容易也很完美,但以環保為首要考慮的消費者也未是主流。唯產品一放到生活就是實戰的開始,就得照顧消費者的想法,「學習妥協」(不是指 “give up” 啊)會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進佔了市場,進一步發揮影響力的機會才會增加。

說回環境教育,單單跟從一個固有大框架去辦活動,似乎已經難以得到想要的影響力。隨社會需要的變化「走位」,調整教育方式與深度,必然會是未來需要注意的要點。

 

HK Educators’ Club Medium / Facebook